中医“神技”点亮异国希望:援外医疗队的温暖故事
2025-02-11 09:08 来源:人民网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家乡,坚守在异国他乡的医疗岗位上,为当地民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巴巴多斯
 
一位患者用感谢信送上了“新年礼物”

近日,在大西洋上的岛国巴巴多斯,重庆市中医院的一位援外医疗队员侯伯男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

患者约翰是一位长期饱受足底筋膜炎折磨的建筑工人。他的脚底疼痛难忍,每天只能拖着沉重的步伐艰难行走,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侯伯男是重庆市中医院骨伤科的主治医师,擅长运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他为约翰制定了详细的针灸治疗方案,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约翰的脚底疼痛明显减轻,行走也变得轻松自如。

治疗结束后,约翰特意来到医疗队驻地,送上了一封亲手写的感谢信。他在信中写道:“侯医生,您的针灸技术真是太神奇了!感谢您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侯伯男看着感谢信,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动。他说:“患者的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这份感谢信就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

 
在“鱼龙文化节”上
 
中医文化惊艳了世界

在巴巴多斯的“鱼龙文化节”上,重庆市中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袁野成了全场的焦点。他身着白大褂,手持针具、艾条和传统竹制火罐,向当地民众展示着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一位名叫艾米丽的当地女孩好奇地凑过来,看着袁野在她手臂上轻轻扎下几针,然后点燃艾条,温暖的热气瞬间传遍全身。艾米丽惊喜地叫道:“太神奇了!我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袁野微笑着向她解释:“中医讲究调和阴阳,通过针灸和艾灸可以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他还向大家展示了医院的特色制剂“肿意膏”,详细介绍了它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活动现场,许多当地民众都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排队体验针刺、艾灸、拔罐等中医疗法,对中国传统医学赞不绝口。袁野说:“看到中医文化在这里受到欢迎,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不仅要为当地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更要让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
 
一位中年女性的“生命通道”被重新打通

“医生,我终于可以正常排尿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港总院的病房里,45岁的玛丽激动地握住刘煜医师的手,泪水夺眶而出。

玛丽是尿道狭窄患者,多年来一直饱受排尿困难和反复尿路感染的折磨。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她曾多次尝试治疗,但都无济于事。直到刘煜的到来,她的命运才发生了改变。

刘煜是重庆市中医院泌尿外科的主治医师,也是第14批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医疗队的一员。2024年10月,他跨越万里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任务。玛丽的病情非常复杂,尿道前端几乎完全闭锁,常规的手术方法根本无法实施。刘煜仔细研究了玛丽的病史和检查结果,创新性地采用顺行方法:通过膀胱造瘘,将输尿管软镜经尿道内口放入患者体内,结合双镜联合技术对狭窄段尿道进行精准定位、切开和扩张处理。

手术当天,刘煜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输尿管软镜,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当地医生们围在手术台边,紧张地注视着每一个操作细节。当狭窄的尿道被成功扩张恢复通畅时,手术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整个手术用时不到一个小时,但这一小时却凝聚了刘煜多年的经验和智慧。

手术后,玛丽的排尿功能完全恢复,她激动地说:“感谢Dr Liu,感谢中国医生,让我摆脱了多年的痛苦。”

据悉,自2008年起,重庆市中医院已累计派出14名医疗队员前往巴巴多斯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执行援外医疗任务。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为当地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也让中医药文化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