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就医难”的解题钥匙找到了!
2024-04-17 09:46 来源:梁平区卫健委
“用医共体之‘通’,缓解基层群众看病就医之‘难’,是这几年我们全力以赴的工作。”
“我被‘下派’到和林镇卫生院开展超声检诊工作,基层工作经历是我不可多得的财富。”
“‘下派’期间,我每月定期前往新盛片区5家卫生院了解检验项目质控情况,发现总结了八大共性问题,目前已基本解决。”
近日,梁平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等院的29名“下派”干部齐聚一堂,总结分享过去一年“下派”工作的经验和成效,交流讨论如何继续用好“四位一体”工作法,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解决山区群众和特殊人群“看病难”的问题。
图片
新盛中心卫生院,区人民医院下派医生毛江华(右)在指导基层医生进行CT技术操作。
“四位一体”工作法具体怎么做?梁平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梁平区卫生健康委提出输血、造血、活血、献血“四血”工作法,首次做实了“上挂下派”工作;2022年形成了“1+4+6+N”医共体组织框架(即1个区级牵头医院+4个区级专科医院+6个农村区域中心+N个基层服务单位)、探索推进了五大中心、出台激励机制20条、建立2个基金池、确立“区块联”发展思路;2023年摸索出了“5个1”(对“下派”人员聚焦“留一项技术、带一名徒弟、搭一座桥梁、献一技良策、惠一方百姓”五个方面)和“3个1”(对“上挂”人员聚焦“拜一师,学一技,报一方”三个方面)的量化考核办法,加强“上挂下派”人员规范化管理,确保“派下去、扶上马、见实效”。
据了解,该区统筹调整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不仅让区级专家“下基层”,而且将基层骨干“接上来”,实现全区卫健人才“医家亲”,携手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引导建立“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科学就医理念。
“从全区范围看,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配置在城区和中心乡镇,较远地区群众要享受较好医疗资源,面临距离远、路程长等问题,容易耽误病情。”梁平区人民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易致蓉感慨道,所以她要去乡镇,去到农村群众身边,尽自己努力激活村级医疗效能,尽可能做到“小病不出村”,缓解上级医疗机构诊疗压力。
2023年5月,易致蓉来到梁平区和林镇卫生院,直接参与超声科业务工作,带领基层医生进行腹部、心血管、浅表、妇产等超声检查,并结合日常超声检查工作中遇到的各项业务问题,发现并解决存在的短板,帮助基层医院提高诊疗服务水平。
图片
梁平明达镇卫生院,区人民医院下派医生陈吴静(右)在指导基层医生为患者进行耳穴压豆中医治疗。
“超声技术是临床医生的‘眼睛’,超声诊断仪又是超声医生的‘第三只眼’。和林镇卫生院的短板之一就是机器条件有限、技术受限。”易致蓉说,为解决临床需求,她在现有机器条件下,努力开展新技术,在“下派”的第三个月首次成功开展经阴道妇科超声。
“与传统经腹超声相比,经阴道妇科超声探头频率更高,分辨率更高,盆腔脏器及较小病变显示更清晰,且患者无需憋尿,不受腹部多层组织和较厚脂肪影响,既降低了患者痛苦,也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及诊断的准确率。”易致蓉表示,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人民群众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了。
过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因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很多时候只能粗略判断病情,无法对症施治,容易耽误病情。如今,“上挂下派”打造出一个技能学习和临床操作平台,长久以往,久久为功,新技术、新项目将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群众诊疗的“拿手戏”,基层诊疗能力大幅提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如何让优质资源持续下沉、让老百姓更满意,是一项长期工程。“‘四位一体’工作法这道‘无形’交流桥搭建起来了,梁平的医疗资源、人才进行流转挂职,医疗人员之间、医院与医院之间相互熟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会愈发通畅,过去不曾设想的场景都将变为现实。2021年以来,梁平区卫生健康系统累计“下派”医务人员百余名,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输血”式帮扶,完善其“造血”功能,激活一池春水,实现从“0”到“1”的转变,有效延长优质医疗资源服务链,解决基层诊断能力不足问题。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