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近日通报,当地一男子感染H5N6病毒,已送往医院救治。记者了解到,该病毒一般在活禽中流行,2013年开始在中国、东南亚引发零星疫情,曾出现人感染H5N6甚至死亡病例。高福团队曾参与的一次关于H5N6的研究曾指出,该病毒可能成为潜在的主要公共卫生威胁。
四川发现人感染H5N6病例
7月14日,巴中市巴州区卫生健康局、巴中市巴州区农业农村局通报了当地一起禽流感病例。
患者,男,55岁,现居住四川巴州某镇。2021年6月30日出现发热症状,7月4日收入当地医疗机构救治。7月6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鼻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为H5N6病毒阳性。
记者检索专业资料发现,H5N6病毒既往在我国和东南亚地区主要流行于活禽,也曾发生过人类感染。
2018年,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CASCIRE)、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联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曾在传染病专业期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了论文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Infections With H5N6 Avian Influenza Virus。
在上述论文中,研究人员分析了19例病例,其中2人为轻度呼吸道感染的门诊病例,17人为住院重症病例。住院患者最初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头痛、寒战、咳嗽和肌痛,在症状出现后1-7天迅速发展为气促、咳嗽伴带血痰,有些患者还出现呕吐。根据5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看,他们在出现症状5天后都观察到了严重的肺部病变。
我国既往有多人感染 曾出现死亡病例
2015年2月9日,我国向世卫组织通报了一起人感染H5N6病例,该病例为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一名44岁男性,1月27日出现症状,2月3日住院,2月6日死亡,有与死亡野禽接触史。
该病毒一度引发外界关注。据中疾控官网,广东曾报告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2016年年初,时任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曾带队前往广州、深圳进行调研,指出广东要高度重视人感染H5N6等已知亚型禽流感的监测和防控。
上述研究中指出,自2013年以来,H5N6禽流感病毒已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家禽中流行,并逐渐取代H5N1禽流感病毒,成为中国南方家禽中的主要亚型,类似于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已在野生鸟类中传播,并已在亚洲和欧洲引起数起疫情。
在中国和东南亚,H5N6病毒从2013年开始发现零星、反复的疫情,19人感染,13人死亡,其中,2015年12月共发生了17例感染。一些H5N6病毒株被发现具有与人类源性受体结合的能力,这是朝着潜在的病毒在人类中传播迈出的重要一步。
巴州当地表示,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指派了专家赶赴现场开展防控指导,并组织风险评估。专家评估认为,此次疫情为一次偶发的禽到人跨种属传播,全球既往也未见H5N6人间传播病例报道,发生大规模传播流行风险极低。该省疾控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H5N6病毒可人传染人。
研究人员:H5N6或造成公共卫生风险
禽流感应当如何预防?
据研究,此前的19例人感染H5N6病例,几乎都曾接触过家禽或活禽市场。
专家建议,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病死禽,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注意饮食卫生,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医。
巴州当地表示,卫生健康部门按规范要求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和家禽暴露者进行医学观察并采样检测,农业农村部门对患者家及附近18户农户饲养家禽进行捕杀、无害化处理以及环境消毒,并联合开展应急监测,目前未发现异常情况。同时,协同林业部门加强对野鸟栖息地和活动水域排查。
研究人员认为,H5N6病毒是一种传染病流行、甚至大流行的威胁。考虑到所有流行病学、病毒学、免疫学和临床因素,H5N6病毒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与目前流行的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相当,甚至可能更大。可能成为潜在的主要公共卫生威胁。应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包括研究监测H5N6病毒在家禽中的进化、耐药性和免疫反应,以及H5N6病毒在全世界候鸟中的流行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