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对提高基层诊疗能力高度重视,并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两年前发布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9年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9年版)》,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作出了明确的功能定位。
在《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的要求下,作为两大抓手的家庭医生签约和医共体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加速推进中,到2020年末,家庭医生签约率也完成了90%以上,各地结合实际出台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方案也正在逐步将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服务中心)串联起来,更有个别省份将医共体建设纳入法制,如浙江省,这表明医共体建设是实现强基层战略的有效路径。
随后,“优质服务基层行”、社区医院建设等政策相继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加强基层医院能力建设的决心,并明确提出实践路径,体量庞大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也被赋予更多也更明确的角色和使命,开始由单纯的治病场所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方向突破和延伸,而在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当中,健康档案和慢病随访、预防接种、妇幼保健是其重中之重。
但目前我国各地区乡镇卫生院在基本公共卫生发展上仍处于明显不平衡状态且过度化现象。经济高速发展地区的卫生院能够开展系统化标准化服务,能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经济发展较慢地区的卫生院受到医疗条件和专业队伍的限制,公共卫生管理成效差,对卫生院的发展起到阻碍效果。
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重点提及的医养结合的“治未病”思路,成为众多乡镇卫生院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从2019年数据反馈情况看,乡镇卫生院在入院人次和平均住院日两方面指标数值呈现稳步提升,医防融合的新模式也正在全国引起关注和推广,但如何规范化使用以及有哪些评价标准,仍有较长路要探索,也是各乡镇卫生院应该予以关注的。
此前健康县域传媒研究院曾推出《全国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报告2020》,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接下来我们将选择全国县域乡镇卫生院发展趋势有代表性的省域进行专题研究。
2019年,高达78.1%的病床使用率,排在全国第一,领先第二位(四川省)近5个百分点。
虽然规模在进一步缩减,但各区域内的乡镇卫生院仍以夯实功能定位为主要工作内容,在基本公卫和医防融合上继续下足功夫,与之对应的是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的重要性逐步凸显。
全市医疗机构总量和基层医疗机构总量均在稳步提升,但乡镇卫生院的规模却在持续缩减,转而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供给。
重庆市以提高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数量为方向,进一步拆分乡镇卫生院结构(分为中心卫生院和乡卫生院),有重点的培养一批规模较大服务能力较强的中心卫生院向二级医院转型升级。
如2018年,297所中心卫生院拥有床位2.6万张,平均87.68张/所,575所乡卫生院拥有1.6万张床位,平均27.8张/所。可以发现,中心卫生院与乡卫生院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各区县的实有床位数中,以江津(3064)、云阳(2839)、开州区(2627)、万州(2296)为最多,与编制床位相比,大足、江津和梁平的实有床位超出编制较多,各所的平均实有床位数中,江津区113.5张/所、永川区97.3张/所、巴南区95.2张/所。
即乡镇卫生院每次均花费医疗费用为1元时,全市的检查费用花费为4.94元,医药费用为3.39元。
按照2018年12.2亿元的支出额测算,仍有11亿元左右的结余,这对乡镇卫生院发展而言是个利好消息,开展医防融合,加强能力提升也就有了充足的财政保障。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间的差距值将进一步缩小,加上优质的医疗资源作为基础配套,势必将有利于其区域内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如下表所示,城乡间的差距值1-3倍之间,最高值为巫山县(1:3),最低值为铜梁区(1:1.5)。
最后看平均住院日,由6.02天升至6.72天,导致这一结果的成因有很多,像慢病管理、手术等等,这其中最主要的是部分(二级医院标准)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复杂病种的收治及相关手术,从而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日。
三、健康县域传媒研究院观点:
通过梳理不难发现,病床使用率成为重庆乡镇卫生院的一大亮点,平均每12位就诊患者中就有1位为入院患者(2100/179.52),而在与之相关的几项重要指标中,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入院人数、总诊疗人次、技术、学科等等方面,均呈现较高水平,但也应予以重视的是其对常住人口的服务覆盖,仍有15个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在本地患者的就诊覆盖率方面低于50%,作为兜底百姓健康的基层医疗机构之一,这些区县的乡镇卫生院需要以加强服务能力提升为突破口,以家庭医生签约为关键抓手,以电子健康档案为监测工具,实现精准覆盖。
这是对其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观察,在另一项功能定位-公共卫生方面,对乡镇卫生院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重庆市自2019年开始加大对各区县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尤其是2021年的财政预算中,更是有26.43亿元的预算用于补助各区县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这为乡镇卫生院开展医防融合提供了充足的财政保障,至于各区县哪个乡镇卫生院能跑出来,这仍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