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医药学院力争2022年9月份开校招生
2020-10-22 09:31 来源:重庆日报

   如何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10月21日,我市负责起草《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意见》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制度

  《意见》提出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中医科室和中药房并加强建设,将中西医结合制度纳入医院章程。

  “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就是要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作用。”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邓莉称,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要从疾病治疗、疾病预防、康复等方面着手。目前,重庆有中医医疗机构3067家,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81万人,成功创建3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

  具体来讲,在疾病治疗方面,我市将以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打造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皮肤、针灸、肿瘤、骨伤、肛肠、妇科等中医专科群;开展中医优势病种防治研究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组织中西医在重大传染病防治、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病、肾病等领域开展协同攻关,探索建立中西医临床协作长效机制。

  在疾病预防方面,所有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部设置治未病科室,到2022年,建设5-10个中医治未病中心,并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等签约服务,在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

  在康复方面,支持中医医院康复科和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建设,到2022年建设10-15个中医康复中心,打造一批中医康复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点。

  邓莉称,《意见》还特别提出,创建区域中医药传染病防治中心,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制度,组建紧急医学救援中医专家库和中医卫生应急队伍,发挥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建立跨区域的新产品创新开发与产业化合作体系

  《意见》提出合理规划道地中药材种植品种和规模;制定重庆市中药材标准,制定重庆市名优中成药产品目录,培育壮大中医药产业集群。

  对此,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袁德胜说,在全国常用的363种中药材中,重庆有306种,占80%以上。截至目前,全市中药材产业已达270余万亩、年产量80余万吨,综合产值480亿元。

  “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我们正在拟制‘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将支持重庆道地药材绿色标准良种繁育基地、种植基地、机械化初加工与低温仓储设施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将重庆道地药材纳入药肥双减及有机肥替代等行动计划等。”袁德胜说。

  市经济信息委医药产业处副处长胡睿介绍,我市将着力打造现代化中药研发制造体系;建立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药品价值评估体系;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支持企业加快传统经典名方和海外汉方药等产品的引进培育,鼓励企业布局中医诊疗设备、中医康复器具等产品,充分整合成渝中药材研发、临床、市场资源,建立跨区域的新产品创新开发与产业化合作体系。

  重庆中医药学院力争2022年开校招生

  《意见》提出将推动建设独立建制的重庆中医药高等院校。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

  对此,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唐樵表示,今年6月,重庆中医药学院已开工建设,学院选址在璧山区,并纳入今年全市38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校区建成后,占地面积约1150亩,校舍建设总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约1万人。争取2022年9月实现开校招生。

  此外,市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处长段美富表示,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了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医保政策,降低中医医疗机构住院和特殊疾病门诊治疗起付标准,提高中医药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参保人在我市住院和特殊疾病门诊治疗使用医保范围内的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医院自制中药制剂的医疗费用,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职工医保提高2%。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