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逆行
2020-09-14 16:39 来源:重庆市人口宣传教育中心

唐远航接到组织的电话 “明天准备去湖北”,他回答了一个字“好”。但他不能给妈妈说实话,于是他对妈妈说:“组织又派我去昌都扶贫。”

王卫副主任把、新买的毛巾、茶叶硬塞给唐远航,办公室的几个同事也把仅有的几个珍贵的N95口罩硬塞给他,好几个同事都哭了……

出 征

2020年1月,武汉疫情日益严重,唐远航担忧、揪心、不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知、来势汹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难舍亲情

1月22日,看着新闻的相关报道,唐远航如坐针毯,妈妈看出他的不安,问他:“有事吗”,他说:“肺炎疫情严重了,春节肯定不能出去了,这段时间我都要在单位忙事情,先送你们回果果外婆老家过年,我再马上赶回来。”妈妈说:“好吧,你才做手术,要保重身体、注意安全。”

唐远航和他爱人赵蓉都是独生子女,爱人老家是四川苍溪,岳父瘫痪在床,岳母在家照顾他。他们十五年前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2019年8月,唐远航爱人被选派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援外医疗队,因疫情影响,一年援外任务期肯定还会延长。

当时唐远航因胃息肉刚做手术一周。刚结束一年的繁忙工作,他想带父母孩子外出旅游一下。突然到来的疫情,打破了他的计划,他退掉了机票和酒店。

1月23日下午,唐远航开车送父母和孩子到爱人的老家。爱人尚在援外医疗队,他内心愧疚地告别瘫痪在床的岳父,又抱了抱儿子果果,果果才7岁,他看懂爸爸脸上凝重的表情,紧紧抱着爸爸哭了,唐远航的眼眶也湿润了。唐远航对儿子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爸爸给你取名振轩,就是希望你长大了为国家做贡献、振兴中华的意思,这时候爸爸必须带头站出来,这是我的工作与职责,爸爸忙过了就来接你。”

2. 交办 “如果的事”

1月24日,除夕夜,唐远航第一次和这么多同事在机关食堂吃年夜饭,和他一样,很多同事都把家人送回了老家,自己安心留下来战斗。八九桌人,这餐简单、温暖的年夜饭,让唐远航终身难忘。

1月25日,初一,深夜,唐远航在单位疫情联防联控办突然接到组织的电话“明天准备派你去武汉支援,有困难没有?” 唐远航没犹豫,回答了一个字“好”。但他不敢给妈妈说,老人家一直很担心儿子,如果知道儿子去武汉,肯定顶不住。远在南太平洋的爱人赵蓉知道后也很担心,说你回不来这个家就完了,唐远航说:“我们都是学医的,我们都不想遇上,但遇上了,我们不能躲、不会躲,不想这辈子留下遗憾”,赵蓉说:“好吧,支持你,注意安全。”

嘴上这么说,可唐远航内心有着极大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四个老人加孩子,爱人在外,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一晚上,唐远航辗转难眠,他想到了风险,预估了各种后果。他给朋友交办了“如果的事”。

37岁的唐远航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总部学习工作过,他还去援过藏,西藏疫情较轻,于是,他给妈妈说:“单位又派我去昌都扶贫一段时间。”

1月26日,初二,下午,唐远航和他的同事们接到指令就匆匆出发,支援地由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改为湖北孝感。

王卫副主任把他新买的毛巾、茶叶硬塞给唐远航,说:“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才能救人。”

办公室的几个同事也把大家仅有的几个珍贵的N95口罩硬塞给他。

疫情防控组的同事们一起合照了一张像,好几个同事都哭了。看着他们挥手告别,唐远航也忍不住湿润了眼眶,说实话,他们心里也没底,面对着未知的巨大风险,唐远航舍不得同事们,但他心中更加坚定了信念和责任:一定要让更多的人活着,一定要带着大家一起活着回来!

晚上11:30,他们的飞机到达武汉天河机场,机场被黑暗笼罩着,寒风凛冽,刺骨寒冷,只有“武汉”两个字还亮着,迎着凌冽的寒风,空气在瞬间凝固,病毒似乎无处不在。

这天晚上,到处都是封闭道路,到酒店40公里的路程,他们的车行驶了3个多小时。他们到达酒店时,几个工作人员满怀期待地守候着。

后来酒店的朱经理对唐远航说:那天晚上我们一直等啊等,凌晨十二点,没有消息;凌晨一点,没有消息;凌晨两点还是没有消息;真的要绝望了、崩溃了,但大家还是在那里焦急而期盼地等待着……直到凌晨三点左右,终于等到你们,才感到得救了,是你们给了我们信心,你们这时候都敢逆行前来,那我们还害怕什么?

此刻唐远航终于明白:逆行的意义,不仅是治病救人,还是生命之光,是活着的希望!

战 疫

大年初三,去孝感市中心医院的路上,没有人的街道,一片萧条的景象,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唐远航这些逆行的勇士一度怀疑自己到了一座空城,直到晚上,站在窗前看着万家灯火,才发现原来这里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只是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1.筹备物质

就在重庆队伍在这冷风呼啸的夜里抵达孝感时,却面临着防护装备严重短缺的窘境,唐远航作为第一批队伍物资保障组组长,焦虑难安,如何为即将冲锋陷阵的医护人员找到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

在前期,基本只能保障当天的防护装备,有一次第二天所需的防护服都没了,患者还等着,唐远航和他的同事们连夜到孝感市几家医院库房与院方共同筛选防护物资,他们也买了文件抽杆夹做防护面屏。这种情况直到一周后情况才有所缓解。

疫情下的孝感,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已关门歇业,可唐远航不能歇着,他必须筹备所有队员需要的物资,大到关系医护人员安全的防护筒靴,小到眼药水、纸内裤、卫生巾、橡皮筋、发卡等生活品。每天,唐远航都要深入感染病区、隔壁病区密切接触一线医务人员、当地干部群众、小摊小贩几十人。为了给一线医护人员节约物资,他全部的防护装备就是一个外科口罩。

2.决胜孝感

在战时状态下,时间就是生命,唐远航和他的同事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第一天就建立完善了指挥体系、组织架构和宣传信息、物资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很多工作他们指挥部几个管理人员都是同步安排部署,他们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唐远航作为工作联络组、宣传信息组和物资管理组三个组的组长,还分别组织各单位相关人员召开了工作联络会、宣传信息会、物资管理会。

通过指挥体系的高效运转、各医疗队管理人员分工与责任落实、作战单元的建立,形成了重庆的分组管理模式和样本,分享给了重庆支援武汉的其他队伍,提升了重庆队伍的整体形象。

队伍来了一批又一批,唐远航所在的孝感去了7批。每次他们都要接送队员、培训考核队员、安排队员、送队员到医院。他们要针对病区情况,全面考虑医护人员比例搭配、医院搭配、专业搭配、职称搭配、年龄搭配、性别搭配等因素,排兵布阵,在这么短的时间将800多人的队伍合理布局、高效融合,他们迅速理顺了6个医疗分队、1个疾控分队,21个工作组管理工作。

他们根据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需要,建立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和疫情防控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了联合专家组、联合医务处、联合护理部、质控专家组,根据需要随时召开对接会。

他们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做到“两提高两降低”,执行“三条铁律”,特别是加强重症集中救治。他们累计直接救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107例(其中、重症173例,危重症47例)、治愈出院1097例,治愈率99.1%;病亡10例,病亡率0.9%;累计管理和护理患者2137例,812名队员实现“零感染”。

3.非常时刻

在前线,唐远航是重庆市赴孝感对口支援队临时团委书记、前方指挥部成员、医疗救治组成员,重庆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工作联络组组长、宣传信息组组长、物资管理组组长,多重身份意味着多份责任,管理队伍、协调各方、组织救治、接送队员、采购物资、组织宣传、采编信息……

唐远航建立的微信工作群成为了有力的纽带,作为群主置顶管理了湖北一线10多个微信工作群,每天在10余种身份中切换,上下沟通协调解决812人队伍的各类具体问题,有时忘记了吃饭,也会忘记去洗手间,双眼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几乎都是忙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觉,总觉得时间太少。

每天早上六点过,唐远航都准时收集、汇总、审核各组工作情况和数据,每天心情都随数字而波动,时而揪心、时而高兴。63天及时准确向国家报送63期工作报告,看着每天的成果在官方、媒体发布,总结提炼的典型做法被国家推广21例,唐远航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唐远航坚持深入医院一线调研了解情况,做到数据真实、情况清楚,牵头撰写了对口支援分片包干建议、人员需求测算与分组布局、防疫知识进万家宣传方案等报告和建议20余份,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绝大多数建议被采纳和实施。特别是分片包干建议,他提出了三方责任区域,被重庆、孝感、黑龙江三方采纳,做出了重要战略规划和布局;提出设立前方指挥部的建议也被大后方采纳,为打赢这场保卫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回 家

3月23日,根据前方指挥部安排,第一批队伍669人撤离,孝感市委市政府为大家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重庆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接风仪式。

1.湖北人的礼遇

3月23日,孝感又恢复了车水马龙,恢复了往日繁华。

唐远航组织送别战友回家。途中,孝感人民给了他们最高的礼遇与感谢。沿途的群众自发从孝感城区欢送到机场,人们迎来了久违的释放,他们挥手致意,高呼“感谢重庆医疗队”,40公里路,锣鼓声、呐喊声、鞭炮声。

回想近两个月的战疫岁月,感受到孝感人民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好多人都止不住流泪,唐远航也热泪盈眶。

唐远航不舍地送别战友,感受到人民的肯定。

2.荣耀的凯旋

3月28日中午12点30分,武汉天河机场,重庆对口支援队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指挥长梅哲下达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最后一条命令:“回家!”

唐远航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

他很激动:他们做到了,患者全部清零,队员零感染!

终于可以回家了!唐远航最后一个登上飞机,他心中有难分,也有难舍。

回想在孝感63天的岁月,每天都在打仗,多少次,在机场、火车站来回奔波,唐远航把自己第一批送到了湖北,又接来了一批又一批的队员,送走了大部队,最后送走了坚守的自己。唐远航是孝感工作最长的坚守者,也是在那边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从未休息过一天,一直战斗到最后,包括后面在驻地隔离的两周,唐远航也一直在忙碌着。解除隔离的当天,他因检查出肺部感染而住进了隔离病房,庆幸的是只是一般肺炎,反而在医院享受了几个月来最轻松的几天。未曾想,回到家时看到父母、孩子时,已是三个月后。

到达重庆江北机场,勇士们享受了最高级别的待遇:警车开道,过水门,接受了人民致以他们最崇高的敬意。

唐远航觉得:自己所做的,只是职责所在,自己生而平凡,、也不是英雄,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他说:“因为我们是医者,医者仁心,医者无惧,我们必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才能守护万千个生命,才能彰显医者的本色和担当;有了我们的担当,山河无恙,人间安康!迈过这次大灾,我希望祖国永远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