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述良:使命必达战四方
2020-08-28 14:55 来源:重庆市人口宣传教育中心
 
        疫情肆虐,英雄出征。
        没有硝烟的战场,却是与死神搏斗的前线,生死一瞬随时都在上演。
        惊蛰夜,郭述良即兴写下:惊蛰,不是病毒的战鼓,是逆行的白衣战士;春雷后,终将是天晴,乌云散,又见彩虹……
        鏖战渝州筑防线
        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郭述良的学术任职多达20余项,在个人荣辱已经淡然的天命之年,却临危受命,鏖战疫区。
        郭述良多次担任重庆市与呼吸相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疫情期间,他担任重庆市四大集中救治中心之一的黔江片区和重庆市疫情及患者病情最为严重的万州片区救治专家组组长,同时担任重庆市涉外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他调配科室近30人参与支援湖北武汉、孝感及重庆四大救治中心救治工作,参与与援助湖北孝感危重病人的远程会诊。郭述良还不辞辛劳,深入全市各区县,夜以继日的连轴转,共组织和参与242例患者救治工作。
       他牵头制定的“新冠病毒感染预检分诊和筛查流程”成为重庆市新冠肺炎门诊筛检标准。
       他主持开展了重庆仅有的3例人工肺技术和首例炎症因子风暴血浆置换术等系列集成核心关键救治技术,并积极主动在电视台、报纸、微博、微信等平台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识。
       在黔江片区,他3天内指导完成集中救治中心建设投用工程,创新性制定了救治工作精准管理流程和制度,为渝东南筑牢防护网,其经验在全市推广。
       渝东北片区毗邻湖北,山水相连,道路相通,加上正值春运,在湖北务工、经商、上学、旅游、出差的大量人员返回万州。1月21日,重庆首例患者在巫山确诊。紧接着,万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万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针对万州片区的整体救治形势,郭述良带领团队制定四轴联动、四圈联防联治、四类分层管理的防控和救治策略,开展专业培训,为重型、危重型患者构筑起了生命支持与保护屏障,促进万州疫情防控形势迅速趋稳向好。
       在医护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郭述良派出专家组成员到云阳、巫山、巫溪、城口、开州、梁平、忠县、石柱等区县,指导了17家医院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的工作;期间对147个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教学查访,检查医护人员个人防护105人;共进行15次、45个学时的专题讲座,累计培训1812各级医护人员,回答了134个各类问题。
        郭述良在担任万州组长期间,科学施治,迅速将28例重型、危重型患者缩减至2例。
        一天天无畏坚守,他们的团队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和健康的铜墙铁壁,始终坚守在最艰苦的地方、最前线的地方,顽强拼搏、日夜奋战,托起患者的生命之舟。
        ——在片区抗疫的紧要关头,提出“四轴联动”“四圈分治”“四类分管”的救治方案,在救治确诊患者的同时,抓实抓牢疑似患者的筛查、发热门诊的日常工作等。
        ——在治疗手段的探索上,推出西医、中医、康复、心理、营养“五位一体”治疗模式;将炎症因子风暴血浆置换、人工肾、肺复张等关键核心技术运用到患者救治中,为患者构筑起生命支持与保护屏障。
       ——在实现成功阻断上,设置无症状感染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通过开展中医干预、西医配合、营养食疗、心理疏导、身体锻炼、睡眠保障等方式,阻止无症状阳性检测者转为确诊病例。
       越是艰险越向前,守得云开见月明。在他们的不断科学探索下,找到一剂行之有效的治愈“良方”,一个个患者相继治愈出院。
       “在渝东北留下带不走的优秀专业医疗团队,其实也是我们一开始就考虑的重点。”郭述良说,ECMO技术、炎症因子风暴血浆置换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俯卧位通气……这些关键技术的复合集成使用,先进的工作流程、管理机制,都是专家组带不走的。
       此外,郭述良还梳理了20份管理流程、工作制度表格,助力医护人员实现治疗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均质化。
       3月11日,渝东北片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实现“清零”,重症患者李先生出院。那些日子,郭述良和他的团队为他做了“解剖刀式的病案讨论”,一条一条剖析每一项指标,“在全国来看,新冠肺炎的危重症治疗难度都很大。而合并症越多,死亡风险越大。”郭述良和他的专家组做过最坏的打算,但没放弃一线希望。数字“0”清晰地记录下他们秉持医者仁心,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使命与担当。
        “危重症清零,代表市级专家组只是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做暂时的休整。”郭述良说,疫情还没有完全消散,无论大家身在何方,“若有难,召必回。”
        郭述良为和他的队员们,有的孙儿绕膝,有的正值芳华,有的是家庭顶梁柱。但他们大多临危受命,时间最长的已坚守近50天,最短的也有半个多月。他们不畏险阻,共同谱写了医者仁心的赞歌,被重庆市委评为 “战疫英雄”“重庆市防疫一线人员优秀典型”“重庆好医生”。
       此外,郭述良还获得重庆市“战疫英雄,最美的你”人物宣传典型;重庆市防疫一线人员优秀典型;“重庆好医生”2020年第一季度特别人物;他带领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团队、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团队获得重庆市疫情防控先进集体。
       万里为邻共抗疫
       “山川异域,风雨同舟,同舟即共济。”郭述良说。
       他从事呼吸病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30年,擅长呼吸病的经气道、经肺血管、经皮经胸和经消化道微创介入诊治及呼吸危重症救治、呼吸疑难少见病诊治。开展国内外首例Hybrid刀切除气道肿瘤,国内首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首例Onyx胶栓塞治疗大咯血、首例弹簧圈封堵支气管胸膜瘘等创新技术。先后在法国Grenoble大学中心医院和德国Heidelberg大学胸科医院研修。2018年参与制定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呼吸学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2019年参与制定国家卫健委《国家呼吸医疗中心和国家区域呼吸医疗中心设定标准》。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发表论文152篇,参编专著13部。获第四届中国医师奖、第十四届中国优秀呼吸医师奖、首批重庆英才•名家名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重庆医科大学首届钱悳教学名师奖等多项奖项。2020年4月20日,“云南省郭述良专家工作站”正式获批。
        作为资深专家,郭述良勇挑重担,奋战在抗疫最前沿。
        为进一步提高相关专业人员新冠肺炎救治能力,重庆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在2020年4月15日晚召开“新冠肺炎诊治经验分享网络研讨会”,会长郭述良教授作为大会主席,特别邀请到同济大学、陆军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众多相关医学专家,
        以经验分享、专题讲座、热点讨论形式通过网络平台直播举行,重庆市各医疗机构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检验科等临床工作人员、重庆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全体委员共1800余人参与线上会议。
        2020年3月,为解决毛里求斯国籍研究生的求助,郭述良教授线上联系研究生,详细讲解新冠肺炎救治防护的知识和经验。并且,为了解决毛里求斯研究生及法国导师所在地区防护物资匮乏问题,他组织发起“对外物资捐赠”活动。重庆市呼吸学科建设联盟、重庆市呼吸专科医联体、重庆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重庆市医院协会呼吸内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共计60余家单位、50余位个人响应号召,纷纷积极募捐,捐赠N95口罩1500余只,医用外科口罩9000余只,各类其他口罩900余只,防护服、隔离衣、手术衣600余套,外科医用手套800余只,还有护目镜、医用帽、防护面罩、消毒酒精等其他大量物资,送往毛里求斯中国大使馆!
       3月24日,郭述良等专家与乌克兰首次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视频交流会。
       4月17日,郭述良参加了“重庆市与巴西利亚联邦区和巴西东北部州联合会抗疫经验交流视频会”,同巴西利亚联邦区以及巴西东北部9州联合会卫生官员在线交流,分享了中国前期的疫情防控经验和措施。新冠肺炎患者初始治疗阶段的药物、剂量、治疗时间具体是怎么样的?在COVID-19大流行时期,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哪个效果更好?如果没有个人防护装备该怎么办?N95消毒后可否重复使用……交流环节,他结合巴方关切的防控措施、病情筛查、药物使用、手术方案及注意事项、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等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不时进行补充说明,毫无保留地分享了重庆的抗疫经验和举措。期间,他还通过邮件等形式,为匈牙利、乌克兰、亚美尼亚等国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经验,深化国际医学交流,为全球战疫大局注入信心和力量。
       4月21日,在外交部和重庆市外办、市卫健委组织下,郭述良再次参加“重庆与乌克兰疫情防控视频交流会”,交流分享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经验,助力全球抗疫大局。
       除此之外,他还与同行视频连线,参加“重庆与美国萨克拉门托市防疫经验视频连线会”交流分享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经验,助力全球抗疫大局。
       4月29日晚,中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英国、法国多国专家共同连线,以“有效阻止新冠病毒再次爆发”为主题分享探讨新冠病毒肺炎诊治及防控经验,郭述良教授作为中国专家讲解“中国预防社区和医院疫情再次爆发策略”。中国抗击COVID-19现已取得阶段性胜利,社会开始恢复正常工作秩序,但仍存在二次爆发潜在风险,针对社区和医院如何防止二次爆发,郭述良教授向其他国家分享了中国的几点防控策略。他讲到,首先应该根据疫情动态变化放开-收紧弹性调整,分区分级,逐步复工复产复学;还要内防反弹,保持警惕,加强防控措施,密切追踪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管理;对于输入性病例要重点防控,国家,社区,医院不同层级要加强闭环管理;为了更好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加快建立应急医院,加强防疫物资贮备,加大应急体系建设;加快疫苗及特效药物开发。此次连线,线上参会人数达3000余人,各国专家非常感谢郭述良教授提供了诸多实用的防控策略,并表示希望能见到郭述良教授本人进行交流。
       凌晨起程赴非洲
       “今夜启程。”郭述良在朋友圈冒出一句。
       “去哪儿?”“阿尔及利亚。”
       “去多久?”“不知道。”
       “五十多岁的人,还像小年轻哦,不去不行吗?”
       “不行,使命必达。抗击疫情,不分国界!我是专家组组长。”
       5月14日凌晨,中国政府赴阿尔及利亚抗疫医疗专家组将从重庆启程,赴阿尔及利亚,帮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周林担任中国政府赴阿尔及利亚抗疫医疗组团长,医疗专家组成立了医疗、防控、检测、护理等四个技术工作小组,专家组组长由郭述良担任。这些专家都参加过湖北、重庆和澳门抗疫一线防控救治工作,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骨干人员。
       为支持非洲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向津巴布韦、刚果(金)和阿尔及利亚三国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专家组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建,分别由湖南省、河北省和重庆市卫健委选派。
       赴阿尔及利亚专家组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建,重庆市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共同选派,专家组成员共20人。其中,重庆市选派专家15人,主要为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市级专家组成员,专业领域涵盖呼吸、重症、感染、心内、中医、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护理等;澳门特区政府选派专家5人,是澳门国际应急医疗队的流行病学和急诊科专家,分别来自澳门卫生局、仁伯爵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郭述良担任组长的医疗专家组成员具有独立操作气管插管、有创无创呼吸机使用、CRRT和ECMO抢救等能力;防控、检测组具有防疫政策指导、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院感防控、传染病救治流程规范设置和个人防护指导等能力。护理组成员具有重症监护、肾透析等重症抢救设备操作及护理能力。 
       专家组抵达后,在阿期间开展了密集工作,同阿卫生部、新冠肺炎疫情跟踪科学委员会、巴斯德研究院、阿全国公共卫生研究院等部门专家进行了多次交流座谈,阿卫生部长本布齐德也参与了交流;同阿全国四所定点收治医院举行视频交流会议,同世界卫生组织驻阿代表处进行座谈,并多次赴首都及外省定点收治医院和当地流行病学调查机构深入考察,与相关专家研讨诊疗技术,并深入隔离病区与阿方共同诊治阿方患者。此外,专家组还为中国援阿医疗队、中资企业进行了抗疫培训,并分别同在阿尔及利亚以及在埃及、突尼斯、利比亚的中资企业、侨民、留学生和汉语教师等通过视频会议方式进行防疫、外伤急救等知识培训,并在线答问,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5月28日上午,专家组圆满结束在阿工作,乘包机离开阿尔及尔赴苏丹喀土穆,继续执行抗疫合作任务。苏丹首都喀土穆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有“世界火炉” 之称。在40度的苏丹穿防护服的感受,是郭医生今生难以忘记的。不过,驻苏医生们说:“专家来了,我们抗疫更有底气,心里不慌!”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当地时间5月29日下午3时,苏丹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346例,确诊3402例,累计死亡195例。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计划在苏丹工作15天,期间与苏丹卫生紧急状态委员会、卫生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驻苏丹办事处开展抗疫经验交流,实地考察当地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和苏丹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并对苏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专家组还将与中国援苏丹医疗队进行抗疫技术培训与指导;向在苏丹中资机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提供疫情防控指导和防护知识普及。
        苏丹内阁事务部长马尼斯说,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赴苏是对苏丹谚语“患难见真情”的最好诠释。
        是的,患难见真情,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在与死神搏斗的前线,有了郭医生和他的同道们,有了他们攻坚克难、不胜不休,我们很快就能越过寒冬,跨过春天;暖风过处,绿草如茵,生命如花。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