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始终坚持以深化医改为主线,整合医疗资源,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以“人通、医通、财通”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县域卫生健康共同体。实现区域内患者就诊率达90.3%,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5.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87%。
一、汇聚三级资源,强基础保障保长效运行
一是搭建“三层”组织框架。在区级层面,成立荣昌区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由区政府区长任主任,副区长任副主任,相关区级部门为成员的议事机构,负责全区医共体建设的规划、领导。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层面,单独成立荣昌区基层医疗卫生事务中心,隶属区卫生健康委直管事业单位,落实编制7人,负责医共体“三通”建设的日常工作。在医共体组成层面,将辖区内27个医疗卫生单位组建为一个整合型医共体,下设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2个总院系统,21家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分院加入2个总院系统,村卫生室一并纳入当地医疗机构所在的医共体总院。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公共卫生机构在医共体内各司其责,发挥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等职能协同推进“三通”建设。二是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区财政从2019年起,连续5年每年投入500万,保障医共体基本运转,高效推进。
二、打通“人通”环节,实现人才良性流动互动
一是建立医共体“人力资源池”。从2019年开始,医共体分院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全部纳入“人力资源池”管理,优先安排到医共体总院实岗培训1-2年经考核合格后再回分院工作。据统计,2019年共安排分院23名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到总院实岗培训。二是建立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定激励机制。面对总院高级职称岗位不足的现状,凡总院符合晋升高级职称条件的人员,经本人申请按程序调动到分院工作1-2年,期间完成目标任务及职称晋升后,给予政策保障,调回总院工作,享受高级职称待遇。目前有5名总院医务人员调入分院工作。三是建立支医量化星级管理激励机制。2020年在医共体总院选派40名支医人员下沉分院开展为期1年的对口帮扶,支医人员每周全脱产2天在分院工作,按实际开展的新技术、开设特色专科、诊治病人(门诊、住院)量、师带徒以及建章立制规范科室管理等支医任务进行集星,根据集星数量评星级,其结果作为晋升高级职称必备条件和年度考核、评优评先重要依据。四是建立人才进修培养机制。根据基层发展需求,大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安排4人到总院进修学习,小镇卫生院安排2人到总院进行学习,区财政给予专项经费补助。2019年以来,医共体分院共安排98人外出进修学习。
三、打通“医通”服务,促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
一是统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医防融”。建立“311”工作新机制(三员一中心一团队),向医共体总院系统派驻公共卫生总专员、公共卫生专员、联络员和公共卫生服务指导团队,构建区域卫生健康服务共同体,形成“1+2+X”的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新格局,促进公共卫生工作质量稳步提升。探索实施慢性病分层分色管理,按照血压、血糖值的不同,以及危险因素、并发症和靶器官受损等因素,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为绿色低危、黄色中危、红色高危和紫色很高危,分别对应村卫生室、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甲等卫生院)和区级医疗机构,促进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融合,从而推动分级诊疗落实。二是建立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机制,促进“规范通”。在医共体内由2家总院负责制定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医疗质量、院感、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和中医质量控制中心等10余个质控标准,各质控中心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质控活动,确保21家分院服务病种诊疗规范。三是推进药品采购“上下通”。在医共体内,分院采购较难的急救药品或短缺药品,由分院提需求,总院代购或统筹调配,确保就医群众用药需求。四是提升分院66个推荐病种诊治能力,促进“病种通”。医共体总院将临床路径管理、护理及药学服务延伸至分院,对分院不能诊治的病种实施针对性精准帮扶。五是推进远程影像、心电资源集约配置,促进“服务通”。在医共体总院建立远程影像、心电会诊中心,覆盖21家分院,推动落实分院检查、总院诊断,区域互认。六是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促进“转诊通”。制定医共体内转诊标准与流程,上转患者优先挂号、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提升就医获得感,逐年增加下转病人。2019年分院上转患者1396人次,总院下转患者414人次。
试点以来,两个总院帮助分院打造了骨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和针灸理疗科(市级)等5个特色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项。吴家等6个分院达到诊治66个推荐病种能力。区医学影像中心远程会诊27983人次,区域心电远程会诊5913 次。制定95个慢性病药品品规清单,实现医共体内上下衔接,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在分院就近取药。
四、打通“财通”渠道,促进改革成果共建共享
在医共体内建立两个“资金池”,其中分院“资金池”统筹用于医共体分院的设备购置、基本建设及保障正常运转急需的资金。“总院资金池”主要用于总院医生在基层工作的经费保障。医共体内建立远程影像、项目合作、双向转诊利益分配机制。目前,“分院资金池”累计提取统筹资金1690万元,累计拨出546.34万元,用于安富、昌元、盘龙等分院购置CT、基本建设及保障运转支出。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近一年来,分院上转患者到总院获得补助45.71万元,远程影像和心电会诊获得补助55.81万元。医共体分院实现财务收支平衡,各单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单独发放,有8个单位提取奖励基金404万元,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汇聚三级资源,强基础保障保长效运行
一是搭建“三层”组织框架。在区级层面,成立荣昌区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由区政府区长任主任,副区长任副主任,相关区级部门为成员的议事机构,负责全区医共体建设的规划、领导。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层面,单独成立荣昌区基层医疗卫生事务中心,隶属区卫生健康委直管事业单位,落实编制7人,负责医共体“三通”建设的日常工作。在医共体组成层面,将辖区内27个医疗卫生单位组建为一个整合型医共体,下设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2个总院系统,21家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分院加入2个总院系统,村卫生室一并纳入当地医疗机构所在的医共体总院。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公共卫生机构在医共体内各司其责,发挥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等职能协同推进“三通”建设。二是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区财政从2019年起,连续5年每年投入500万,保障医共体基本运转,高效推进。
二、打通“人通”环节,实现人才良性流动互动
一是建立医共体“人力资源池”。从2019年开始,医共体分院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全部纳入“人力资源池”管理,优先安排到医共体总院实岗培训1-2年经考核合格后再回分院工作。据统计,2019年共安排分院23名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到总院实岗培训。二是建立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定激励机制。面对总院高级职称岗位不足的现状,凡总院符合晋升高级职称条件的人员,经本人申请按程序调动到分院工作1-2年,期间完成目标任务及职称晋升后,给予政策保障,调回总院工作,享受高级职称待遇。目前有5名总院医务人员调入分院工作。三是建立支医量化星级管理激励机制。2020年在医共体总院选派40名支医人员下沉分院开展为期1年的对口帮扶,支医人员每周全脱产2天在分院工作,按实际开展的新技术、开设特色专科、诊治病人(门诊、住院)量、师带徒以及建章立制规范科室管理等支医任务进行集星,根据集星数量评星级,其结果作为晋升高级职称必备条件和年度考核、评优评先重要依据。四是建立人才进修培养机制。根据基层发展需求,大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安排4人到总院进修学习,小镇卫生院安排2人到总院进行学习,区财政给予专项经费补助。2019年以来,医共体分院共安排98人外出进修学习。
三、打通“医通”服务,促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
一是统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医防融”。建立“311”工作新机制(三员一中心一团队),向医共体总院系统派驻公共卫生总专员、公共卫生专员、联络员和公共卫生服务指导团队,构建区域卫生健康服务共同体,形成“1+2+X”的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新格局,促进公共卫生工作质量稳步提升。探索实施慢性病分层分色管理,按照血压、血糖值的不同,以及危险因素、并发症和靶器官受损等因素,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为绿色低危、黄色中危、红色高危和紫色很高危,分别对应村卫生室、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甲等卫生院)和区级医疗机构,促进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融合,从而推动分级诊疗落实。二是建立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机制,促进“规范通”。在医共体内由2家总院负责制定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医疗质量、院感、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和中医质量控制中心等10余个质控标准,各质控中心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质控活动,确保21家分院服务病种诊疗规范。三是推进药品采购“上下通”。在医共体内,分院采购较难的急救药品或短缺药品,由分院提需求,总院代购或统筹调配,确保就医群众用药需求。四是提升分院66个推荐病种诊治能力,促进“病种通”。医共体总院将临床路径管理、护理及药学服务延伸至分院,对分院不能诊治的病种实施针对性精准帮扶。五是推进远程影像、心电资源集约配置,促进“服务通”。在医共体总院建立远程影像、心电会诊中心,覆盖21家分院,推动落实分院检查、总院诊断,区域互认。六是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促进“转诊通”。制定医共体内转诊标准与流程,上转患者优先挂号、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提升就医获得感,逐年增加下转病人。2019年分院上转患者1396人次,总院下转患者414人次。
试点以来,两个总院帮助分院打造了骨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和针灸理疗科(市级)等5个特色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项。吴家等6个分院达到诊治66个推荐病种能力。区医学影像中心远程会诊27983人次,区域心电远程会诊5913 次。制定95个慢性病药品品规清单,实现医共体内上下衔接,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在分院就近取药。
四、打通“财通”渠道,促进改革成果共建共享
在医共体内建立两个“资金池”,其中分院“资金池”统筹用于医共体分院的设备购置、基本建设及保障正常运转急需的资金。“总院资金池”主要用于总院医生在基层工作的经费保障。医共体内建立远程影像、项目合作、双向转诊利益分配机制。目前,“分院资金池”累计提取统筹资金1690万元,累计拨出546.34万元,用于安富、昌元、盘龙等分院购置CT、基本建设及保障运转支出。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近一年来,分院上转患者到总院获得补助45.71万元,远程影像和心电会诊获得补助55.81万元。医共体分院实现财务收支平衡,各单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单独发放,有8个单位提取奖励基金404万元,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