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先智握住患者的手,安慰她放心治疗
一
杜先智的号,一号难求,错过了每周三上午的诊疗,又得等到下一周。
立秋这天,从秀山县坐火车来到主城然后再一路辗转到医院的彭婆婆,非他不看。彭婆婆患有肺气肿,是呼吸科的常客,也是杜医生的老病号。疫情期间,得知杜医生上了湖北“前线”,很是担心。
“我每天都看新闻,为他们祈祷,这么好的专家,千万不能出什么问题呢!”“他对病人的那种真情,真的没话说,现在他回来坐诊了,我们就安心了”……诊室外,彭婆婆和几位病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杜先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疫情期间,杜先智主动申请到前线战斗。领导和同事担心他的身体,但他却说:“55岁没什么,肺部做过手术也没啥。”
杜先智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只有90岁高龄的母亲和已患重度阿尔茨海默病失智卧床的岳母,成了他心头最大的牵挂。这份牵挂,既是软肋,也是铠甲。
人生能有几回搏,誓把生命许家国。
“妈,你们放心,我出个差就回来。”一个人的出征,全家人的战斗。妻子二话不说,为他剪短了头发。
“打个‘欠条’,说声抱歉,等我回来。”杜先智对妻子说。
杜先智成了全院第一个报名的冲锋战士。他的行动,激起了一个个普通医护人员为国为家的家国情怀,全院所有人员随时待命,时刻准备着出征“前线”。
二
2月2日,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已刻进杜先智生命的年轮。
这一天,是他出征武汉的日子。
“平安回来!”“平安回来!!”“平安回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得知杜先智出征的消息后,亲朋好友纷纷为他加油鼓劲。
那天,杜先智率领由10名队员组成的重医附二院首批湖北医疗队,隶属于重庆市第三批援湖北国家医疗队。这支国家医疗队一共有来自21家医院的122名队员,他们从江北机场集结出发,前往武汉。
一身白衣奔赴国难,满腔热血力挽狂澜。
因参加工作时间最长,职称最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杜先智被委以重任,担任医疗队医疗组组长、专家组组长、中共重庆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临时支部委员会委员,同团队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接管重症两病区,担任两病区大主任,国家医疗队联合专家组成员。
头衔越多,任务越重,压力越大。杜先智就这样迎来了他的抗疫时光。
当天,他们就接管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十二、十三病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是国家卫健委指定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点救治医院。这意味着,他们是重庆在武汉首批成建制接管重症病区的国家医疗队,此后的“战场”将是两个重症病区。杜先智深感责任之大,任务之艰,党和人民的托付之重。
彼时的武汉,安静,空寂,但不颓废,万家灯火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坚守,55岁的杜先智觉得自己像壮士一般,浑身充满力量,并暗暗许下誓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健康的武汉人民还给武汉。
抵达当天,杜先智就工作到凌晨1点多。接下来,这样的工作时间,成了常规下班时间。
进入病区的第二天,从凌晨到天亮,病房里灯火通明。这段时间里,陆续收进了7名患者,病区救治任务愈发艰巨。
这些患者里,有位年轻患者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患者31岁,在送到医院时,全身多处皮下气肿明显,血氧饱和度70%。经过医疗组夜间积极处理,病情仍不稳定。了解到情况后,杜先智一大早又穿上防护服扎进病区,查看、评估患者病情。他拼尽全力,排除摆在眼前的实际困难,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先后制定救治方案、协调会诊。医疗队所在的重症病区系神经外科改造而来,大量呼吸内科常用物资都相对缺乏,插管没有胸引管,他便就地取材,用深静脉导管代替;缺乏基本物资,他便利用吃饭间隙,电话不离手,不断联系院方协调设备,为挽救年轻生命想尽一切办法。
作为医疗队领导,如何科学地指导优化救治流程、制定团队组织构架,如何充分整合来自重庆21家医院的医疗资源, 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关键时刻,杜先智显得既有胆识,又有智慧。在他的不懈努力下, 一系列创新医疗模式和制度很快形成,为患者的安全筑起一道道屏障——
建立规范的重症新冠肺炎病区医疗模式;
建立医疗队专家组,实施大病区主任—病区分主任—病区组长—主管医师负责制;
建立每天早8时危重病人医疗讨论,及每晚8时病区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定期开展死亡病例讨论会,严控医疗质量;
对危重、疑难病人实施多学科会诊(MDT),进行院内国家队联合专家会诊制;
……
誓言无声,却很震撼;坚守寻常,却很勇敢,杜先智恨不得自己能有三头六臂。
制度落实,重症抢救设备也一一到位,氧气钢瓶、中心供氧扩容、有创呼吸机等设备得到补充。面临的难题逐个击破,杜先智所在的病区运行也进入高效运转模式。
在接管病区15天后, 杜先智带领团队收治危重患者近100人次,13名危重患者转为轻型并转出危重病区。
单丝不能成线,独木不能成林。杜先智充分调动重庆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用生命拯救生命。
2月15日,一场漫天的大雪落向人间,武汉整座城市被厚厚的白雪笼罩。杜先智站在十六楼的病区,凭窗眺望,感慨万千,泪眼模糊,他多想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把病毒掩埋,把这片苍茫、干净、纯洁的天地还给武汉。
▲杜先智在鼓励、安慰患者
三
2月20日,对杜先智来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经他们治疗的第一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杜先智团队充分响应国家新冠肺炎指导专家组号召,对危重患者尽早关口前移,早期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等救治措施。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全队拼搏,一位濒临死亡的患者出院了。
当患者对医务人员深深鞠躬时,医疗队队员为之动容,倍受鼓舞。这一弯腰,历经漫长的等待和期盼,带来的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气象,是提振信心与士气的精气神。
当天,杜先智和重庆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登上央视的《新闻联播》。
“爱是不需要回报的,但我们却有所求,我们想要的回报就是,收治的病人全部恢复健康。”杜先智说。
大爱无声,温情如水。
每天,杜先智都会来回穿梭在隔离区的两层楼,查看两个病区的患者,了解危重症患者病情,组织病区专家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等。
在病区,有位60多岁的患者,患脑梗塞,最初吃喝拉撒都需要护理,而其老伴在其他病区,孩子也在外地,孤独让老人的脾气变得有些急躁。
每次查房时,杜先智都对老人特别关注,不仅嘘寒问暖,而且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当他了解到老人想念家人时,他总是想尽办法,让他和儿子通视频。“老人渐渐有了生气,心情也好多了,慢慢开始配合医生的治疗。”杜先智说,做这些都是为了让老人安心,增强他战胜病魔的信心。
重庆医疗队负责的两个危重病区里,病情复杂患者、危重患者兼有。为了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杜先智和团队想尽办法,
除了基本的救治工作,还积极与华西、齐鲁、复旦等国家医疗队建立MDT会诊制度,危重、疑难病例充分利用东院国家联合专家组会诊制度进行全院会诊;与重医附二院建立了远程会诊机制,借助重医附二院强大的医疗平台共同救治危重患者。
人间至味是真情。这种真情,激励着大家守望相助,一起挺过寒冬、迎来春天。
在武汉期间,杜先智所在的重庆第三批援鄂队共收治患者126名,其中重症69名、危重症25名,轻症32名,年龄最大患者95岁。危重症治愈率达94%,十二病区连续43天病亡率为零,十三病区连续30天病亡率为零,所有病区完全“清零”。
如当初所希望的那样,他们把健康还给了武汉。
这不是一个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这分明是一颗颗跳动的心。这些数字背后,都是锲而不舍的努力和执着,是用汗水和泪水磨砺而成的。
57天的连续作战,57天的风雨兼程,57天的拼尽全力,杜先智团队一直战斗到3月26日上午,是重庆援武汉重症病房坚持最久、撤离最晚的一支队伍。
今年3月,杜先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表彰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荣获第二届全国“最美防痨人”称号。
如今,杜先智又回归治病救人和教学科研工作岗位。57天的战疫时光,早已凝结为心头的一朵花,开在时光深处,时时激励着他向着有光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