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初心路
2020-08-06 11:05 来源:中国人口报
       2020年6月30日,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纪念大会,表彰先进,鼓舞斗志,进一步推进卫生健康系统党的建设工作。近年来,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党建引领,在加强党的建设上持续努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沉下身子,调研紧盯群众所盼
       一年多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身入”基层,“心到”基层,确定29个调研课题,广大党员干部到基层了解民情、掌握实情。
       在医院,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与看病群众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群众看病路途远、专家号难挂、排队缴费久等“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市卫生健康委统一建立“号源池系统”,推行精准预约诊疗、“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实行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开展“美丽医院”建设等。一套“组合拳”下来,实现看病就医少费时、少费力、少费钱、少费心,群众满意度稳步上升,全市医疗投诉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0%以上。
      4月9日,荣昌区居民吴田菊抱着2岁大的儿子,来到安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候诊区,3分钟不到,疫苗顺利接种,快捷程度,让吴田菊感慨地说:“以后再也不用‘人挤人’了。”
      在门诊大厅,预检区、候诊区、接种区、留观区等划分清晰,群众只需要通过智能化取号设备取号,然后根据系统语音提醒,按流程接种,便可避免疫苗接种“一窝蜂”现象。医院以暖色调为主,将整个大厅布局成“万花筒”,对孩子所有能触碰到的地方进行“软化”处理。
      切实改善群众“看病难”,荣昌区下足了功夫,群众也竖起了大拇指。
 
守好主阵地  党建紧抓关键
      近年来,重庆把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每年年初,全市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围绕重点任务制定公立医院党建任务清单,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工作成效很明显,党建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在党建工作力量配备、党建工作指导等方面更加有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各级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目前,全市17家市属公立医院、32家三级医院和132家二级及以下医院全部完成领导体制调整、章程建立、议事规则完善等工作。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表示,“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党的一切工作靠支部。只有让每一个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
      近年来,为把支部一班人拧成一股绳,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局面,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党支部开展“超人”助发展活动,建立全市特色化产前超声筛查培训基地,带动全市妇幼超声规范化发展。设置党员示范岗,实施“一对一”帮学、“一带一”联学,并依托科室党员业务骨干与基层联学共建,把支部所在科室先进的管理方法、规范化的超声技术下沉。超声科党支部先后荣获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突出贡献奖”、医院“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这只是重庆发挥支部主体作用的缩影。一年来,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探索在重大项目组、重点学科组、科研平台、创新团队中设置党支部,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重庆还结合实际,将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单列,要求建立党委主导、院长负责、党务行政工作机构齐抓共管的医德医风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实行医德“一票否决”制,将医德表现与医务人员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和定期考核直接挂钩。
 
       育好“种子” 党管人才激发活力
       重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重庆注重人才的“选、用、育”,全面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抓好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建设。同时,实行1名领导干部联系多名人才的“1+N”定向联系服务专家模式,实施人才“双培养”机制,将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为党员,将党员医务人员培养为医疗科研骨干。
       在市人民医院,党委亲自抓人才引进、培养,规划布局,实行“内培外引”的人才思路,通过“512人才工程”“515聚贤工程”,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等,造就了一批一流人才,建成了一批一流学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的党管人才战略,硕果累累:过度诊疗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医院荣获国家卫健委“优质服务示范医院”称号;眼科杨培增教授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线,也闪现着无数党员英雄的身影。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导新,辗转20个区(县),奔波5000公里“会诊路”,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救治患者。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病区副主任黄霞,救治首例孕妇新冠肺炎患者,不惜代价救治新生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景伦,递交请战书说“我是党员我先上!”。张晞、李文清、宗华等1636名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他们不忘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誓言,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