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重庆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0-05-27 14:42 来源:重庆日报

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调研成果汇报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

  5月15日,我市召开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调研成果汇报会。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中医药产业发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三峡库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无废城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汇报调研成果,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意见建议,为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于高度重视和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民革市委会:中医药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功不可没,全国除湖北以外的地区,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病例占累计确诊病例的96.37%,在湖北地区中医药的参与率也达到了91.05%。但是,作为中医药行业发展重要物质基础的中药材,在中药行业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却面临着现实挑战,主要存在中药材种植、加工和利用投入大、管理难度大,各地发展技术不平衡;大部分中药缺乏完整和充分的安全性数据、符合中医药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已上市中药难以确定既科学又合理的再评价方法,政府监管的行政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及全民药用资源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薄弱,一些珍稀中药材品种资源逐渐枯竭等问题。建议:一是制定合理的野生中药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加大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力度,科学规划中药材的种植,科学合理地开展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引种驯化工作。二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系统手段,集成中医药行业信息资源库。引导信息化专业团队与科研院所、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企业联合,建设中药资源行业信息库,将中药材种植GAP、中药材储运GSP和中药制造GMP信息全过程集成管理,打造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并上线运营。三是构建中药材政府监管新常态。明确中药材监管思路,完善监管法律法规;成立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加强相关部门间协调配合,实施联动监管;加强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监管。四是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以中医药大学、医药类高职院校、科研院所、中药材生产和加工企业多位一体的学习培训体系,加快推动中医药大学的建设,全面培养专、精、尖人才。

  加快三峡库区林业自然资本提质增效推动库区绿色发展

  民建市委会:目前,三峡库区林业自然资本提质增效还面临森林质量效益不高、林业资源缺乏统筹规划、相关政策有待推进、保护研究水平亟需提高等问题。建议:一是编制三峡库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加快实施库区林相改造。找到对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资本,作为优先投资对象进行投资。打造经济价值高、生态功能强大的三峡库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逐步建成“珍稀木本植物种质资源库”“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特色彩叶植物种质资源库”等。二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林业产业综合效益。因地制宜确立库区土地资源总体安排,加大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发展力度。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对库区现存的以“粮食为纲”的单一谷物大田耕作制进行调整,构建与周边生态资源和环境相适宜的以“蛋白质为纲”的混合型耕作制。着力推进具有库区特色的绿色、生态、环保林产品品牌建设。三是加大库区政策支持。提高退耕还林后续项目标准,提高林业对库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助推作用;增加库区特色经果业的财政支持,探索构建三峡库区林业资源交易平台,引导林权交易。探索变更林地属性,实现生态林与经果林的属性互改。及时梳理各种林业区域规划,建立土地置换制度,确保涉林建设用地供给,提高林业资源价值。四是强化库区林业自然资源保护。加强林业资源的就地保护,建立三峡珍稀植物园。实施库区特有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工程,建立林业物种资源数据库,开展林业资源多样性调查和评估。充分重视林业基础科学研究,重点围绕优良林木新品种繁育、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彩叶植物及珍贵树种培育、木竹材及林化产品加工、林特资源开发利用等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加大林业基础性研究投入。

  关于加快推进主城区“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

  农工党市委会:近年来,重庆高度重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并把其作为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4大关键领域之一,主城区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及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对于促进全社会绿色生活方式转变,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目标发挥重要作用。建议:一是夯实工作基础,制订“无废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据“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工业固废、建筑垃圾、农业固废、生活固废、危险废物五个类型及其细分领域的统计体系,统一固体废物统计范围、口径和方法,全面掌握固废来源、种类、流动方向、处置及利用状况。编制“无废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可操作的、分部门的、实施战略图清晰的整体实施方案。二是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加强对固废全产业链的监管。加强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细化各主管部门的职能职责,建立“无废城市”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各部门协同推进及管理。明确“无废城市”规划建设年度任务,加强年度任务督察考核。三是建立经济政策激励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探索消费者、流通环节、农业领域产生的固废付费模式。扩大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对工业固体废物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固废处理利用企业的扶持机制,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加大对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生产有机肥的补贴力度。四是探索协同处置利用机制,促进区域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发展“互联网+”,实现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以及跨领域固体废物信息交流与共享。依据各工业园区、城区固废产生量及其细分种类,完善固废收运系统和处理利用设施布局,实现前端收集和后端产业链消纳有机衔接。五是增强技术创新机制,提升固废处理及利用的技术水平。主管部门要跟踪筛选并发布适合重庆实际的先进技术信息,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促进其技术创新,提高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大技术研发创新的投入,支持固废综合利用类型的研发项目,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关于加强我市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用地保障的建议

  九三学社市委会:近年来,我市围绕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同时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提供重要支撑。但是,我市退耕还林工作面临部分区县已无退耕还林用地空间等困境。建议:一是拓展生态屏障实施空间。在严守林地、森林、湿地三条生态保护红线的基本原则下,适度放宽造林绿化用地限制条件。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15度以上的生态脆弱耕地或地质灾害影响耕地严格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争取国家核减25度以上坡耕地中的基本农田面积,确保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项目落地实施。将长江两岸第一层山脊视线范围内的所有坡耕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不受坡度和基本农田限制。二是灵活运用“占补平衡”政策,确保退耕还林“有地可退”。按照耕地“占补平衡”原则,因退耕还林减少的基本农田面积,由所在区县辖区范围内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辖区范围内确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其不足面积可考虑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调剂,确保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区县退耕还林有地可用。三是加大补贴力度,确保退耕还林“有地愿退”。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加大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资金投入,适当调整退耕还林补贴和补助标准,确保退耕还林农户有地愿退。长江两岸凡是实施退耕的地块,可先确权为耕地,允许同时享受耕地地力保护和退耕补助政策;在征地补偿时,退耕地按照耕地的标准进行补偿。对长江两岸实施退耕还生态林的农户,优先纳入生态移民、宅基地复垦和土地收储的对象;同时按照退耕面积,配套解决失地养老保险指标,解决退耕还林农户的后顾之忧。四是探索构建生态用地市场。探索建立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将生态用地纳入城乡用地管理体系之中,并明确其具体类型和生态功能。稳妥推进山岭、水流、森林、荒地、滩涂、草地等生态空间确权登记。建立全市生态用地市场,推进各区县退耕还林指标、生态用地指标交易。

  关于推动我市民营企业核心技术创新的研究

  市工商联:核心技术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是现代企业获取关键竞争力的动力源泉。总的来看,我市民营企业核心技术创新意愿增强、条件改善,但仍存在行动能力、综合实力和整体成效不足等问题。主要原因体现在:一是功能性政策效果还未显现,我市支持民营企业内涵式发展的前瞻性技术规划有待完善。二是核心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三是核心技术创新机制不畅,引进消化吸收机制、产学研联动机制、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不畅。四是核心技术创新经费不足。五是核心技术创新人力资源不足,高端科教资源、科技人才集聚、基础研究人才不足。六是制度活力不足,科技资源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科研管理行政化导致资源错配、企业技术研发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一是持续加大民企核心技术创新普惠性支持。鼓励区县、高新区、经开区对评价入库的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正在开展核心技术研发运用的民企增按25%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标准予以奖补,并建立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种子库。二是持续加大民企核心技术创新经费支持力度。采取投资补助、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导民企增加研发运用投入。统筹使用归口各部门扶持民企科技创新经费,清单化、项目化、机制化调度。三是持续加大民企核心技术创新人才资源供给力度。加快推进我市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强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学科建设。四是持续加大民企核心技术创新领域“放管服”改革力度。面向全国开放申报,吸引大机构来渝服务技术创新。简化民企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五是持续加大民企核心技术创新生态优化力度。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化在渝军工合作,在航空发动机、低噪音高速飞行器、绿色航空材料等方面形成产业集群。

  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民盟市委会:近年来,我市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保障有力、运作规范的科技金融融合模式。然而,我市的创新性科技成果供给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融合对象不多。截至2019年,我市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3141家,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二是融合机制不优。截至2019年,我市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余额为34.97亿元、科技贷款规模为66.07亿元,与相关发达地区的科技贷款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三是融合支撑不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尚未成熟,知识产权市场有待健全,具备科技、金融运作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不足,提供融资咨询和投融资经纪服务的科技中介组织相对匮乏。四是融合渠道不畅。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综合服务专业平台有待建立,专门的科技支行或银行科技贷款专营机构有待设立,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有效发挥。建议:一是壮大“投资标的”,夯实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基础。加大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力度;支持传统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大力引进优秀科技型企业,重视优秀科技成果来渝转化;建立“优秀科技型企业信息池”。二是打造“创投高地”,创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机制。注重“以资本吸引技术”;加强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探索投贷联动投融资新模式;完善科技金融风险分摊机制。三是注重“多点发力”,强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支撑。加快建立重庆科技金融服务大平台;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数据库;探索“资本+人才”服务模式;加强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中介组织的作用。四是健全“融资网络”,畅通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渠道。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加快发展科技保险业务;探索设立专门从事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科技支行或特色支行;政府出资成立科技担保公司;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创新。

  做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的几点建议

  民进市委会:我市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在定位、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群打造、关键政策完善落地等方面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建议:一是明确我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的定位。要注意与四川有所区别,要体现我市“智能制造”和“制造智能”特色,要加强与原有产业规划的衔接融合,在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基础上,加快智慧城市、智慧乡村建设,推进城市治理智慧化和市民生活便利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城市主导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培育我市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分步走”提升信息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先共性技术、再切入技术基础研究,全面提升我市数字经济的研发创新能力;继续壮大“芯屏器核网”智能产业集群。其次在推进“数字化”上下功夫。加快推进5G行业应用试点、物联网等新型基础体系建设应用,夯实“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推进成渝数字化公共服务发展,发展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刺激城乡居民数字消费,挖掘“数字化”消费潜力;选取大传媒、工业设计、国际物流、旅游业、智慧体育等产业领域和产业板块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构架,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数字化”框架建设;围绕数字经济热点领域开展地方立法探索,建立完善数字经济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构建较为先进的“数字化”治理能力体系。三是完善相关政策,提升政策执行力。依据数字经济在产品形态、运行模式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全新特点,改进招商引资、配套服务以及监管等环节的模式和政策,调整完善有关中小企业的服务扶持政策,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建立数字经济企业保险基金,降低企业“试错、容错”风险。建立“数字经济新兴职业人才数据库”,根据数字经济新兴职业人才的培育、引入、应用、流通、激励、保障等方面的需要,改革完善现有政策。加强载体建设,提升工业园区、楼宇经济、创业创意社区的软硬件环境,提升我市数字产业重大项目和新兴职业人才的承载能力。充分利用海外人才加速回归、北上广深人才回引效应凸显的契机,加速数字经济人才回引。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致公党市委会: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应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进一步加大力度,切实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重庆直辖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其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持续大规模的增加,为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2019年,重庆市共有普通高校67所,高校毕业生22.4万人。众多大学毕业生既为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劳动力,同时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具体表现在: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就业市场总量上供大于求,结构性的就业矛盾突出,现有的专业设置及调整相对滞后,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建议:一是实施就业优先,在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上下功夫。把大学生就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尽力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牢牢把握区域发展带来的就业新机遇。二是培养适用人才,在持续增强就业能力上下功夫。更加注重培养高质量大学生,持续优化专业设置、改进培养模式,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指导。三是聚焦高效就业,在谋求高质量更充分上下功夫。端正就业观念,调整就业策略;健全制度机制,促进就业公平;建立合作关系,稳定人才就业。四是利用现代技术,在平台创新渠道拓宽上下功夫。努力打破常规,借助网络搭建就业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及时收集和发送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有效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

  关于推动我市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台盟市委会:近年来,我市紧紧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战略机遇,突出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据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对我市重点企业的评估结果,截至2019年12月,我市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得58.6分,排名居全国第7位。虽然我市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智能产业发展规模小且短板多。二是在智能制造方面整体仍处于普及自动化装备“补课”阶段。三是工业互联网跨行业大规模应用模式基本还未形成。建议:一是加大顶层设计力度。建议积极向中央呼吁加大工业互联网发展顶层设计力度,特别是要加快完善相关标准、接口和协议,为工业互联网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工业转型升级等资金资源,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建设企业云平台,突出大型企业行业特色,快速规模化,引领其产业链整体智能化升级。三是加强公共云平台建设。积极支持第三方综合性平台和专业性平台建设,树立有特色、有实力、有规模、有竞争力的国家级公共云平台示范标杆,培育海量用户和规模化应用,推动平台间数据开放和共享利用,利用公共云平台资源集聚、协同、共享、降成本等优势,助力海量企业低成本快速智能化升级。四是加强安全监测和防护。大力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安全防护水平,支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产品和平台。五是健全标识解析体系。加快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建设,健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加大应用推广力度,并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尽快国际化,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六是营造公平有序发展环境。建立服务评价、应用诊断、咨询培训、评级采信等一套全流程服务体系,支撑政府监管和平台应用。

  成渝地区如何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与国家医学中心

  无党派人士:当前,全市正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市委、市政府着眼提升我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决定建设“西部医学中心”,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学中心落地。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学中心虽有一定优势,但还面临着顶尖医院少影响力弱、主干学科少实力靠后、拔尖人才少知名度小、研究成果少原创不足等问题。建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机制。加强西部医学中心建设谋划,统筹推进建设。建立成渝双边协调、互访、交流等机制,共同研究、共同规划、共同推动重大医学合作项目。二是优化财政结构,保障建设资金。健全健康领域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医疗机构、企业等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完善扶持措施,形成医疗、医学中心建设多元筹资格局,开展投入绩效监测和评价。三是打破老旧制约,实施政策创新。及时清理老旧政策,推进一体化配套政策,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升级,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做法和有效经验,借鉴其他省市创新模式。四是重视医学人才,两地共享共赢。大力提高医学人才待遇,放宽绩效,鼓励落户。建立统一的医学人才引进、培育政策,以大项目引导实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医学人才体系化培养,共建医疗卫生专家库,实行互认、互派、互流。五是规划学科建设,打造医学高地。着力打造全国性品牌顶级学科,积极争取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研究中心落地。推动互设医学优势学科,实现错位发展。支持跨省协作开展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六是医疗卫生合作,融合一体发展。统筹布局国家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鼓励跨区域发展医联体。推动两地诊疗结果互认,跨省转诊,远程医疗下沉。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