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在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该市江北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周海龙通报了一个公交车传播案例,一男子因为在乘坐公交车时没有戴口罩,与另一名确诊患者,前后相隔16秒,上了同一辆公交车被传染。
2020年2月5日晚上23点,江北区疾控中心接到辖区某医院报告:该院收治的一名患者A,通过检测其粪便,查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接到报告后,他们立即展开了调查。
据医院反馈,该患者是一名65岁的老年男性,于1月23日出现流涕、乏力等症状,患者自己在家服药但效果不佳,于是在1月30日到医院就诊。入院后,医院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CT检查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并且采集了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然而这个患者连续三次标本检测都是阴性。2月4日,医院邀请了上级医疗机构专家会诊,并且再次采集了患者鼻咽拭子、血液和粪便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最终在粪便中检测出阳性。
周海龙介绍,初次调查结果让他们陷入一片迷雾:因为患者A发病前14天的活动史非常简单——患者喜爱健身,每天早上8:00过就出门乘坐公交车到某体育馆去健身,直到中午12点过就回家外,其余时间不再出门。如此简单的活动史,究竟是怎么感染的呢?他的感染来源究竟是什么?
后经再次详细调查,发现患者除了每天打球外,还曾参加过一次朋友聚会。于是,马上开展调查,找到了聚会的所有人员,检测都是阴性。而与患者一起健身的朋友采样检测也是阴性。
虽然调查到现在完全陷入了死结,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因为如果患者感染来源不明,就意味着可能有一个隐藏的“排毒者”在不断的传播病毒,这将会对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威胁。
于是,通过再次梳了患者的活动情况进行分析,他们认为,患者在发病前14天内可能接触过感染病毒的人,而且这个人很可能已经发病,也就是说极有可能是确诊的病例。
通过分析患者的活动情况,我们认为患者通过聚会、家庭生活和健身活动感染的风险基本不存在,于是我们就将眼光落到了最后一条线索——公交车。
不过公交车的调查非常困难,因为人员流动很大,很难找到接触的那个病人。“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把之前调查过的所有病例报告调出来逐一分析,然后我们通过相关部门大数据分析提供患者的出行记录。”周海龙说。
终于有了新发现:患者A发病前某一天出行健身乘坐公交车的同一线路上,曾经有另一个确诊的患者B也在当天乘坐过公交车去医院看病,而这两个患者的出行线路有一段是重合的,这就意味着他俩有可能在那一时段乘坐同一辆公交车,也就存在接触传播的可能性。而患者B是有明确感染来源的患者,当时正好是其发病的时间,如果是B传播给A,那A的传播来源也就清楚了。
这一发现让他们既激动又忐忑,因为虽然存在这种可能,但两人乘坐同一辆公交车的概率并不大,因为两个患者并不相识,也不在一个小区居住,而且大数据分析发现的两人出行时段并没有精确的时间,此外,有至少3路不同的公交车都可以经过两人出行重合的这一条线路。因此虽然从理论上存在两人接触的可能性,但我们心里依然没底。
这时,他们想到了求助公交部门。因为两名患者都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乘坐公交车是可以用老年卡刷卡乘车的,而老年卡是实名制办理,一旦刷卡都会有准确详细的刷卡记录。
2月7日下午,公交部门提交了两人当天的乘车刷卡记录,发现两人在当天上午8:47分先后登上了同一辆公交车,刷卡间隔时间仅有16秒,这意味着这两人不但乘坐了同一辆公交车,而且还是在同一个站点上车,甚至两人相隔距离非常近!
这一结果一下子映证了他们的判断,但是他们没有就此下结论,继续“乘胜追击”:又联系公交部门提供了当天两人乘车的监控视频,从视频中清晰的看到两人一前一后上车,患者A就坐在患者B的斜后方座位,并且患者A没有佩戴口罩,虽然患者B当时戴了口罩,但在中途却将口罩取下了,加上两人都没有打开车窗,因此这个传播链完全符合了密切接触的定义。至此,患者A的感染来源终于真相大白——这是一起典型的公交车传播案例。
2020年2月5日晚上23点,江北区疾控中心接到辖区某医院报告:该院收治的一名患者A,通过检测其粪便,查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接到报告后,他们立即展开了调查。
据医院反馈,该患者是一名65岁的老年男性,于1月23日出现流涕、乏力等症状,患者自己在家服药但效果不佳,于是在1月30日到医院就诊。入院后,医院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CT检查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并且采集了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然而这个患者连续三次标本检测都是阴性。2月4日,医院邀请了上级医疗机构专家会诊,并且再次采集了患者鼻咽拭子、血液和粪便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最终在粪便中检测出阳性。
周海龙介绍,初次调查结果让他们陷入一片迷雾:因为患者A发病前14天的活动史非常简单——患者喜爱健身,每天早上8:00过就出门乘坐公交车到某体育馆去健身,直到中午12点过就回家外,其余时间不再出门。如此简单的活动史,究竟是怎么感染的呢?他的感染来源究竟是什么?
后经再次详细调查,发现患者除了每天打球外,还曾参加过一次朋友聚会。于是,马上开展调查,找到了聚会的所有人员,检测都是阴性。而与患者一起健身的朋友采样检测也是阴性。
虽然调查到现在完全陷入了死结,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因为如果患者感染来源不明,就意味着可能有一个隐藏的“排毒者”在不断的传播病毒,这将会对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威胁。
于是,通过再次梳了患者的活动情况进行分析,他们认为,患者在发病前14天内可能接触过感染病毒的人,而且这个人很可能已经发病,也就是说极有可能是确诊的病例。
通过分析患者的活动情况,我们认为患者通过聚会、家庭生活和健身活动感染的风险基本不存在,于是我们就将眼光落到了最后一条线索——公交车。
不过公交车的调查非常困难,因为人员流动很大,很难找到接触的那个病人。“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把之前调查过的所有病例报告调出来逐一分析,然后我们通过相关部门大数据分析提供患者的出行记录。”周海龙说。
终于有了新发现:患者A发病前某一天出行健身乘坐公交车的同一线路上,曾经有另一个确诊的患者B也在当天乘坐过公交车去医院看病,而这两个患者的出行线路有一段是重合的,这就意味着他俩有可能在那一时段乘坐同一辆公交车,也就存在接触传播的可能性。而患者B是有明确感染来源的患者,当时正好是其发病的时间,如果是B传播给A,那A的传播来源也就清楚了。
这一发现让他们既激动又忐忑,因为虽然存在这种可能,但两人乘坐同一辆公交车的概率并不大,因为两个患者并不相识,也不在一个小区居住,而且大数据分析发现的两人出行时段并没有精确的时间,此外,有至少3路不同的公交车都可以经过两人出行重合的这一条线路。因此虽然从理论上存在两人接触的可能性,但我们心里依然没底。
这时,他们想到了求助公交部门。因为两名患者都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乘坐公交车是可以用老年卡刷卡乘车的,而老年卡是实名制办理,一旦刷卡都会有准确详细的刷卡记录。
2月7日下午,公交部门提交了两人当天的乘车刷卡记录,发现两人在当天上午8:47分先后登上了同一辆公交车,刷卡间隔时间仅有16秒,这意味着这两人不但乘坐了同一辆公交车,而且还是在同一个站点上车,甚至两人相隔距离非常近!
这一结果一下子映证了他们的判断,但是他们没有就此下结论,继续“乘胜追击”:又联系公交部门提供了当天两人乘车的监控视频,从视频中清晰的看到两人一前一后上车,患者A就坐在患者B的斜后方座位,并且患者A没有佩戴口罩,虽然患者B当时戴了口罩,但在中途却将口罩取下了,加上两人都没有打开车窗,因此这个传播链完全符合了密切接触的定义。至此,患者A的感染来源终于真相大白——这是一起典型的公交车传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