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立医院发展也要注重自身“健康”
2019-05-06 09:43 来源:光明日报

【把脉】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大型公立医院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理应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如今,随着医改不断深化,“一号难求”“一床难求”不该再是大型公立医院应有的景象。大型公立医院也要重新进行梳理,明确其定位、功能和使命。建设什么样的大型公立医院?怎样建设大型公立医院?如何定义大型公立医院在国家和区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功能、角色与使命?这些,都关乎大型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大型公立医院在发展的同时不忘关注自身“健康”,才能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大型公立医院要实现医学模式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的焦点是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医疗服务也因此“以疾病为中心”。在后来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的焦点不再仅仅是疾病,还关注了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医疗服务也随之演化为“以患者为中心”。而在新时代健康医学模式下,医学的焦点是健康和功能完善,关注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多个健康维度。这种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要求医疗服务体系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转变,在原有功能基础上赋予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功能。

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高度哲学概括,是人们对生命过程、健康及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历史总结,并据此指导卫生健康工作实践和医学教育。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是医学工作者重要的理论武器,因此,医学模式的演变是促进公立医院功能完善的客观要求。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公立医院的性质经历了从“社会福利事业”到“公益性的社会福利事业”,再到“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反映了投资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定位和变迁,十八大以来则更加明确了公立医院的性质和“人民共建共享”的价值导向,表明要集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力量来办好医疗卫生事业。笔者认为,任何一个机构或组织的属性源于其生产、经营、提供的产品,而医学服务是准公共产品,因此,新时代公立医院作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应当具有公益性、服务性、专业性、技术性和经营性。其中,公益性又应当是基本属性。对于医院的几个特性,笔者认为还有几处需要着重讨论:

首先是医院的公益性,一般指其提供的部分医学服务具有公益性。医学服务的准公共产品特征表明,医院不仅可以提供纯公益性医学服务、准公益性医学服务和半公益性医学服务,还可以提供私人医学服务和混合性质的医学服务,这几种医学服务是稳定的、同质的。此外,医院的公益性,并不是指医院要亏本提供公益性医学服务产品,尤其是与医院的性质和经营行为无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当与政府的补偿和采购政策有关,也应当需要政府买单。

其次,医院的服务性指医院是提供医学服务的机构,而不是生产性的社会组织机构。医学服务是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健康需求为目的的无形产品,优质医疗服务具有五大特征,即需求性、可及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公立医院的服务性和医疗服务的特点导致了两个现象,一是医院提供的医学服务具有正外部性效应,尤其是在一些流行性疾病的防治上,可以提高社会全体福利水平;二是医学服务评价的主观性。因此,医院整体和医院的医疗服务个体的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客观标准。

再次,医院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指医务人员,需要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医药护技等岗位都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

最后,医院的经营性一般指医院作为提供医学服务的社会组织机构,而不是政府职能部门,其可持续发展要遵守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率等经济规律。同时,医院也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要承认医学服务市场和竞争的存在——医院竞争服务对象和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对象竞争优质医学服务。同时我们更要强调,医院作为医学服务的提供主体,在深化医改过程中,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更要完成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综上所述,公立医院的五大属性是促进其功能定位完善的内在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服务提供体系、提供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是新时代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价值选择和目标。重新定义以往割裂的“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内涵,重新寻找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重新引导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无序竞争向有序协同发展,是改革创新发展的重点。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整合的主体是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城市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不同主体之间人员、信息、职能、医保等方面的整合,形成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功能发展、责任目标、利益分配、价值追求的高度一致。而且,整合型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仅是一定区域内的,其体系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更是明确的、互为补充的。为此,以构建城乡结合、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防治结合、康养衔接、健康促进的接续性健康服务新格局为目标,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重构,是促进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完善的必然要求。

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必须明确功能定位

从医院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早期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病患,也包括残疾人。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提高,医院服务对象从患者扩大到所有有健康需求的群体。同时,大型公立医院大部分是三级甲等医院,又绝大部分都成为综合大学或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将强大临床医学资源转化成医学教育资源,履行医学人才培养等职能,因此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新时代大型公立医院具有医学服务、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知识和技术创新、医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大功能。其中,医学服务是基本功能,包括诊疗、预防、康复、保健、安宁疗护和健康教育等。

影响大型公立医院功能定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家和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要求;二是区域(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以及区域协同发展要求;三是国家和区域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以及区域优质医疗服务提供体系建设发展要求;四是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要求;五是公立医院自身建设发展规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型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必须进行规划,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服务保障国家和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二是要符合区域(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以及区域协同发展要求;三是要有利于服务和保障国家、区域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四是要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有利于医院五大功能协调发展;五是要功能定位与建设发展路径相匹配;六是要兼顾前瞻发展与承载能力相匹配。

大型公立医院的四个重要使命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大型公立医院必须担当四个重要使命:

一是担当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改革的使命,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事业体制相适应的治理结构,不能照抄照搬国外和公司企业的治理模式。

二是担当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使命。大型公立医院有完备的医疗资源、优秀的学生队伍和优质的患者资源,在医学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因此要强化学科建设,引领国家和区域优质医疗服务体系的技术发展方向,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治疗、精准医学、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布局协同创新中心,紧跟医学发展的国家或国际前沿,增强创新引领发展的能力。

三是担当区域医学中心的使命。国家要求区域医学中心能完成区域内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示范、推广适宜有效的诊疗技术,辐射和引领区域内医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这几乎是为大型公立医院量身定制的建设原则。大型公立医院要对标国家战略和国际前沿,进一步明确走专科专病特色发展道路,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强化在疑难疾病诊疗、新技术临床应用、高水平科技创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医学文化传承、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和功能,落实“医教协同”,实现“医教共赢”,推进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临床科室重构,努力打造成为国家级医学中心或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

四是担当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使命。大型公立医院不能在区域内进行“肿瘤式发展”,将所有患者统统吸收到自己这里,而应该发挥优质医疗资源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

此外,新时代大型公立医院必须遵循“四个发展战略”,即坚持坚守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协同创新发展。新时代大型公立医院还必须瞄准发展方向。综合医院的发展方向要从“大综合”向“强综合、强专科”转变,突出医疗服务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核心竞争力建设,打造国家或区域医学中心。专科医院的发展方向要从“大专科、小综合”向“强专科、强专病、大综合”转变,适应、服务和保障区域卫生健康服务需求,突出专病的综合诊疗能力建设,强化对“强专科”的重要支撑。

(作者:管仲军,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