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让患者看病花更少的钱
2019-03-15 09:23 来源:重庆日报

  忠县双桂镇石桥村3组,志愿服务队员为贫困村民检查身体。余鸿 摄

  南川区福寿镇集镇上,区中医院医生正接待群众咨询。李在华 摄

  “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生病,永远不可能得大病呢?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今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这就叫钱用在了‘刀刃’上,用在了人民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上。”

  医疗保障,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着力缓解民生痛点。

  “政府每一项用心的举措,都会给患者带来温暖”

  “国家能够重视医疗保障,出台惠民政策,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很高兴。”全国人大代表、重医儿科医院院长李秋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利好,总结起来很好理解,就是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让患者看病花更少的钱。

  所谓大病保险,是指为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可以说,大病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可以二次报销。

  据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据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介绍,我国有近14亿人口,大病保险的受惠人群已经超过11.3亿人。

  李秋介绍,我国的医疗体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普惠性医保,旨在保障更多人享受医疗服务;二是大病医保,保障重点人群能够享受医疗服务。“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生病,永远不可能得大病呢?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这就叫钱用在了‘刀刃’上,用在了人民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上。”

  那么,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对一个大病病人,究竟有多大影响呢?李秋以一个患大病病人的日常治疗花销举例。一位大病病人每个月医药费在2000元左右的话,他自己需要支付1000元,今后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60%,则病人每月将减少支付200元。“这10%也许有的人觉得不多,但是考虑到得了大病的病人,往往需要长期就医,日积月累的花费不是一笔小数目,这200元可能就是一个病人活下去的希望。”

  “报告中提到,要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等,提得很细,非常暖心。”李秋说,以前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而患者为了报销,不得不申请住院,不但浪费了医院床位资源,也给患者带来不便,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这一点,可见政府工作报告的的确确在关注着基层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政府每一项用心的举措,都会给患者带来温暖。”

  可考虑将致残性的高发病纳入医保范围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决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政府已经做出了承诺,那么必然会兑现,希望这些利好措施尽快实施。”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延萍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这些承诺,一方面是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是民生保障不断提高,在审查预算报告时,她就注意到,今年基本医疗保障预算明显增加。

  “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众‘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但是这些‘病’,不一定都是重大疾病。如骨关节类疾病虽然不会马上危及生命,但是如久病得不到有效治疗,就会导致关节废用,严重者会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这些病虽然不危及生命,但值得高度重视。”李延萍说,在医保资金能够保障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针对特定地区、特殊人群将致残性的高发病纳入医保保障范围,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难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抓紧落实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李延萍说,去年重庆有164家医疗机构已经将住院纳入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群众很欢迎。李延萍建议,可进一步将门诊特病也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实现患者就医只跑一次路。

  希望出台措施进一步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

  对于看病难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酉阳县人民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石淑兰也深有感触。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精准脱贫当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石淑兰说,对于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解决方式,一是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帮扶支医,二是定向培养医学生,三是培训本土乡村医生。但是这三种方式,都存在问题。“主要是缺乏稳定性,人才留不住。”

  “看病贵的问题,总理在报告中提到了许多措施,包括提高报销比例等,我相信这些问题未来一定能够得到缓解。”因此,石淑兰希望政府也出台相应的措施,进一步缓解基层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就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这些都是很好的举措。”石淑兰说,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传帮带是很好的方法,但是帮扶时间太短的话,起不到多好的效果。“我觉得帮扶指导时间至少要6个月,最好一年,同一专业、学科或同一医院要持续派驻专家帮扶1年以上,重点学科至少要3年以上,这样才能达到持续有效提升的效果。”

  “相信在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市委的大力推动下,我们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将会不断得到提高。”石淑兰说。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