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正在用智能输液系统调节液体流量。
医护人员正将采集到的血液通过轨道物流系统运输至实验室进行检验。
2018年下半年,国家卫健委发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其中智慧医院和远程医疗服务都成重点。刚刚过去的2018年,重庆的智慧医院也在高效发展。
2019年1月22日,重庆市卫健委在全市“智慧医院”建设现场工作会上,发布了获得2018年“智慧医院”称号的医院名单。什么是智慧医院呢?相比传统医院,除了远程医疗、智能分诊等功能,智慧医院还有哪些特色,还能为患者做些什么呢?
1月24日,重庆晨报记者走进了重庆市“智慧医院”示范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江南院区,带领读者一探究竟。
输液
智能输液系统解放患者家属
24日下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泌尿外科病房的护士站里,响起一阵急促的“滴滴声”,那是护士吴丹身上佩戴的智能挂表,她拿起挂表,表上显示“20床 输液管堵塞”。吴丹回头看了看护士站上方悬挂的“智能化安全输液管理系统”的显示屏,显示屏上,20床的信息已经变成了红色警示色。
吴丹立马赶到20床,床上的病人李大爷已经睡着,家属田婆婆站在窗前打电话,没有注意到输液管。吴丹发现,因为睡姿的原因,李大爷的手腕压住了输液管道,导致了堵塞,她立马帮助李大爷调节了睡姿,看着输液管回到正常状态,吴丹才回到护士站,她抬起头,看见“智能化安全输液管理系统”中,20床的警报已经解除,恢复正常。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病房里都已经使用了“智能化安全输液管理系统”,和传统输液管不同,患者输液管中央会连接一个巴掌大小的电子仪器,它可以用来精确控制输液的滴数、输液时长等等,20床的李大爷的输液滴数设置就是每分钟55滴,时长是38分23秒。
输液管上的仪器会通过物联网与护士站里的输液控制系统和护士身上的智能挂表相连接,患者输液中一旦遇到什么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在护士站的“智能输液控制系统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同时通过智能挂表通知护士。
“用这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我能睡个安稳觉。”说起这个智能输液系统,陪着李大爷来住院的老伴儿田婆婆连连说好。李大爷患的膀胱癌,已经化疗多次,每天都要长时间输液,有时候要输到半夜。过去,只要输上液,田婆婆就只能把老伴儿守着,“液体输完了要喊人、有时候老头子输液过程中不舒服要喊人、如果回血了也要喊人来。”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只能靠田婆婆留神观察,“现在就不一样了,有任何情况护士和医生会主动赶过来,有点什么不对劲医生比你反应还快。”
床旁系统和移动PDA
用药血压体温 数据直传一查便知
“我觉得这次来这个医院,真的比原来在其他地方住院方便得多。”说起这次在重医附二院江南院区住院感受到的便利,田婆婆连连称赞。她指了指李大爷床头墙上的一个液晶显示屏,“老头的住院信息,这上面都能查到。”
记者看到,随着田婆婆的点击,液晶显示屏上出现了入院须知、医生信息等选项,同时设有紧急呼叫按钮等。田婆婆说,以前儿子每次打电话询问,自己都说不清楚,弄得远在外地的儿子干着急,现在拍个照片发给他就可以了。
除了床旁智能系统能第一时间查看到各种患者相关信息,患者手腕上的住院手环还有个二维码,用医院的智能PDA一扫描,患者的病情、用药记录等都会第一时间显示出来。这套系统还有蓝牙连接的体温计和智能血压计,患者每次测量体温、血压后,数据都会第一时间通过蓝牙传输到PDA系统内这个患者的信息中,以便医护人员查看,“以前靠手写记录,各人笔迹不同,可能出现信息记录错误,但是现在全部智能传输,能最大限度避免人为错误。”
智能轨道
血液直接运输至实验室
小车可全院运输且可自动消毒
除了病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的门诊也多方面实行了智能化管理,其中最特别的,就是智能轨道物流系统。
在门诊检验科的采血中心,患者缴费之后,只需要在采血中心的排队取票终端扫码,智能系统就会为血液检查自动分配对应数量的采血管,并自动完成贴标、采血窗口分配的任务。
采完血,血液标本也会自动通过窗口嵌入的传送带,通过布设在科室内的轨道物流小车来运送到实验室进行化验。比人工运送更快速、而且更安全。这样,就能大幅缩短我们等待检验报告的时间。
据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的轨道小车在全医院有56个站点,其中医院4层的供应中心、3层的检验科和2层的住院药房、静配中心4个站点为双轨站点。轨道小车可以运输静脉输液、血液制品、各种药品、小型手术器械包、敷料包、检验病理标本、检查报告等。每个小车都通过密码或刷卡开启,每一项操作都可以查找发车人及发车时间等,确保运送物资的安全性。另外,小车内配有紫外线消毒功能,可以人工控制消毒,也可设定自动消毒,每当小车接到回库指令时也会触发小车内的紫外线消毒。
小车的最高速度可达1m/s,以静配中心为例,到最远点外科14楼病房约需要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