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营造健康支持环境。积极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开展“三减 三健”、“万步有约”等行动,积极开展全民控烟行动,创建无烟单位112家,有效降低人群吸烟率。120余个单位推广了工间操,营造了健康的工作环境。
二是建立筛查干预机制。建立医疗机构首诊筛查制度,开展癌症、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筛查和早期诊断,开展学生、老年人、职业人群健康体检,目前,首诊测血压率达90%以上,老年体检率67%,年度学生体检率为90%。
三是彰显中医防治特色。23个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广泛应用中医药、针灸、三伏贴等中医特色,为慢病患者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服务,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水平,彰显中医“治未病”优势。
四是规范管理服务体系。对发现的高危人群进行登记建档、动态监测、定期随访。坚持分级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健康”大数据对慢性病患者提供诊治和健康管理。目前,发现高危人群登记率100%,纳入健康管理率30%。其中高血压规范管理率75.68%、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