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儿童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邱雪雁在给孩子听诊 |
邱雪雁,1964年12月26日出生,中共党员,1987年7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儿科工作至今,于2002年5月担任儿科主任,2013年11月晋升为儿科主任医师。 |
邱雪雁带队教学查房 |
她是孩子心中的“邱阿姨”,接诊的时候和蔼可亲;她也是学生口中的“邱老师”,教学时严格而又深入人心;她还是科室医护人员的“邱主任”,以身作则引领儿科团队砥砺前行。
她就是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邱雪雁。
“当医生是我从小的梦想。”邱雪雁说,自己的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从小耳濡目染,觉得医生是一份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17岁那年,一次单独带亲戚家小孩玩耍的经历,让她对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喜爱之心,于是,高考时她毅然选择了儿科专业,做一名给孩子扫去病痛的“白衣天使”。
勇挑重担 砥砺前行
2002年5月,全市范围的儿科普遍低谷,江北区人民医院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医院,是随大流关闭儿科,还是逆流而上寻求生机?“区域里有很多孩子,不能没有儿科。”邱雪雁在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挑起重振儿科的重担,从此,她担任儿科主任。
刚开始,儿科只有3个医生,没有护士,经营并不理想。怎么才能让周边群众知道这个科室、了解这个科室并信任这个科室呢?邱雪雁夜不能寐,想到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首先,她招了两个护士,带领着团队进社区义诊宣传,给看诊过的患者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并承诺随时有问题都可以电话咨询她。慢慢地,邱雪雁和她的团队得到了周边居民的认可,口碑越来越好。
随后,她设立具有住院特色的儿科门诊,使门诊儿科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管理,并带领全科室医务人员在业务上上了一步台阶。
2017年10月底,一场流感席卷中华大地,抵抗力较低的儿童首当其冲。7位医生、18位护士,江北区人民医院儿科的医护人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床位不够、医护人员不足,怎么办?
即使将24个普儿开放床位加到了53张,仍然有很多患儿因没有床位住不了院,邱雪雁当机立断,开放预约住院和每天为危重患儿预留2个床位。当时的门诊量几乎是往年同期的两倍,这样的工作量使邱雪雁没有时间上厕所,没有时间吃饭……
“作为儿科主任,我有责任带领我的团队砥砺前行。”邱雪雁说。在那场流感大战中,多名儿科医护人员被流感传染,但是剩下的医护人员没有因生病请假一天,整整2个多月,医护人员互相鼓励,凭着对职业的热爱,挑战自己的极限,圆满地完成了超负荷的工作量,全年无一差错事故发生。
邱雪雁带领全科医护人员经过艰苦的努力,凭着自己过硬的本领、精心的管理,将儿科发展到今天近30人的科室,先后组建儿科普通门诊、儿科专家门诊、儿科治疗室、儿科住院部、新生儿隔离病房。
自担任儿科主任以来,邱雪雁严格履行科室主任职责,全面主持儿科科内医疗、科研、教学、行政及组织协调工作;分析、审查、修改全科病历,担任儿科专家门诊工作及院内外的会诊;带领科室质控小组根据指南制定出各种诊疗常规和各种抢救流程,制定出合理用药指南,合理检查,合理治疗流程,杜绝了大处方、大检查、滥用药的不良之风,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获患儿家长赠送锦旗20余面。
“对待患者时,邱主任总是‘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把给患儿看病放在第一位,不看完病不下班;带领团队时,她很关心科室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再忙也会经常和我们沟通,协助我们一起解决问题。”护士长说,邱主任是儿科的“灭火器”,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经常还要带领团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提高科室的整体救治能力。
医者仁心 赢得口碑
“乖乖是患了鼻炎,买个洗鼻器,按照这个步骤清洗鼻子,很快就会痊愈的。”
“记得买二三十块的就行了,没必要花大价钱哦!”
“你这个药还可以继续吃,我就不再给你开了。”
门诊室里,来看诊的患儿络绎不绝,邱雪雁视患儿为亲人,一丝不苟地诊治每一位患儿,认真检查每一个孩子的身体状况,还不时得给家长提一些实实在在的建议,促进患儿痊愈的同时节省了家长的费用。此外,邱雪雁还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放在了办公桌上,方便患儿家长随时随地咨询孩子的健康问题。
有一次,邱雪雁因身体不适,在回家路上呕吐起来,可突然一个患儿的家长打来了求助电话,想要咨询孩子的问题,邱雪雁没有犹豫,也来不及顾及自己的身体,一边呕吐一边回答患儿家长的问题,解决了患儿家长的燃眉之急,自己却没有怨言。
这样的情况经常都会发生,在邱雪雁的通讯录里,“粉丝”有4000多个,虽然不能记住每一个“粉丝”的情况,但无论是谁,只要打来电话,邱雪雁都会一视同仁,耐心地解答患儿家属的问题。
“我家小宝今年3岁了,从他出生开始大大小小的病都在邱医生这里看的,是她的‘铁粉’,很信任她。”家住五里店的辰辰的奶奶说。
执医30余年来,邱雪雁爱岗敬业,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忘我地工作,30年来没有因生病请假过一天,常常是带病坚持工作,从不计较过个得失。
为了患儿,邱雪雁牺牲了很多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天上午都会挨个病床查房,仔细了解每一个患儿的情况;门诊时,绝不会把没看完的患儿留给下一位接班的医生,总是要看完最后一份检查报告才会休息;对待病重病危患者,更是习惯性地要等患儿病情稳定了后才离开医院。
“最多的时候,一天门诊量160多个,连吃饭、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饿到下午才吃饭,估计我的胃是‘不锈钢’的吧!”邱雪雁笑着说,她天天忙着给孩子们看病,自己的父母生病了却总是没时间去照顾。在她看来,这些都是职责所在,根本微不足道,可旁人却觉得很心酸。
邱雪雁一直秉承医者仁心,“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医生,医疗效果最好,花钱最少”是邱雪雁最大的心愿,因此总是合理选择用药,合理检查,治疗反复考虑,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从邱老师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医术方面,更是从医的态度方面。在邱老师看来,医生就应该治病,老师就应该教学生,所以她总是忘我地工作,竭尽全力教导我们,常常为此不能按时下班。”从1990年开始,邱雪雁每年都会带50-60个学生,至今带的学生有上千个。邱雪雁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容不得出现丝毫的差错。讲到邱老师的事迹时,曾经带领过的学生张顺不禁热泪盈眶。
技艺精湛 永不服输
“邱医生,快看看,孩子快不行了!”2004年的一个早上,一阵焦急的求助声传进儿科门诊。只见一名护士抱着一名刚出生几天的婴儿飞奔,后面跟着患儿的家属。
正在看诊的邱雪雁立刻暂停手中的工作,接过护士手中的患儿。只见患儿戴着氧气罩,全身青紫色,情况万分紧急。邱雪雁立马按压婴儿胸口,细心的她发现婴儿嘴角有奶溢出:“快拿吸痰管来,孩子是被奶噎住了!”
可当时的情况下,医院里刚好没有新生儿吸痰管,怎么办?护士们都着急得不知所措。“用输液管,剪一段下来!”冷静的邱雪雁急中生智,想到了用医院里最适合做吸管的东西。
“哇、哇……”很快,孩子气管中的奶被抽了出来,孩子发出了响亮的哭声。周围的人都长叹了一口气,紧张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
“谢谢邱医生,谢谢您!”孩子的家长感激涕零,在第二天特意送来了水果,等待邱雪雁下班后亲自交给她。
在工作中,邱雪雁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儿科主任医师应具备的职责和素质。她积极参加各种医学及儿科的学术会议、讲座,及时获取与学科相关的新信息,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方法,逐步完善、提高儿科的检查手段和诊疗水平,熟练、正确诊治本专业复杂疑难、急危重症并成功抢救过无数患儿的生命,无一差错事故。
“人生要有目标,从医也是一样,这条道路永远没有终点。”邱雪雁说,自己从小就是不服输的性格,副高职称的时候,一直努力往正高职称靠近,可当得到正高职称的时候,反而有些迷茫了,因为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恰好,江北区人民医院开启了创“三甲”的新篇章。“我又有新的动力了!”邱雪雁为此感到充满了希望,借创“三甲”的机遇,医院将会大力发展医疗技术,邱雪雁也有了更多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邱雪雁先后撰写《手足口病35例临床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55例临床分析》等8篇学术论文。她先后参与“儿童慢性疾病干预模式研究项目”、“手足口病合并弛缓性瘫痪的免疫机制”、“柚皮素调控糖尿病肾病系膜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等国家、市、区级课题。
2010年,邱雪雁在天涯网被评为“好医生”;2010年—2011年度荣获江北区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2016年度荣获江北区“最美白衣天使”称号;多次被评为教学医院“受学生好评老师”、“优秀带教教师”;连续荣获本院2016年度、2017年度“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奖”、“突出贡献奖”,多次被评为院“优秀专家”、“优秀员工”,并带领科室多次获得江北区“巾帼文明岗”称号。
王凤 图片由市红十字会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