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生在巴新开展的手术。市急救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站在市急救医疗中心手术室门外,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黄警锐和手术麻醉科主管护师唐万丽刚刚配合完成一台手术,他们刚从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医疗援助回国没多久就投入到工作中。在太平洋上相对落后的岛国整整工作了400余天,除了贫穷和战乱,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次次的手术、救治后,当地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充满崇敬和信任的面容。
从礼貌性的客气到信任 一场手术彰显了中国医生“真本事”
2016年10月下旬,38岁的黄警锐接到正式通知,抽调他进入中国第八批援巴布亚新几内亚医疗队,并立即脱产进行集中封闭培训,准备出发前往该国执行援助任务。
“家里面有老人、有小孩,家人肯定是有意见的。”在接到任务后,黄警锐想让自己的人生多一些有意义的事,更想代表祖国去做援助,于是安抚好家人,他便和医疗队一行10人,赴巴新执行为期至少一年的医疗援助任务。
“这边的医疗条件较差,作为该国最大的医院,我来之前总医院只有一位神经外科医生,暂时还没有取得神经外科医师执照。”在熟悉了将近一个月的当地生活后,黄警锐对当地医疗的落后体会颇深,但作为外来者,当地医生起初对他只是保持着一种礼貌的客气。
2017年5月11日,是医疗队正式进入临床工作的第二天。黄警锐主要的工作仍旧是在手术室熟悉环境,观摩当地唯一的神经外科医生DR.APUAHE进行手术。谁知,在进行一个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时,出了岔子,“术前巴医生说可以独立完成,所以我们主要是在旁边观摩。”
然而,手术进行过程中突然发生大出血,而且病人血压迅速下降到60/30mmHg,按此情况,病人随时可能心跳停止死亡。DR.APUAHE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束手无策,立即请求黄警锐帮助。
黄警锐迅速准备后紧急上台,依靠丰富的手术经验,迅速发现了病人的颅内出血点并予以妥善止血,最后成功完成了手术。
病人得救了,而这也是医疗队成功的完成了到达莫港总院后的第一例手术。“你拿再多的学历证明、你说以前做了再多的手术,当地医生都只会微笑倾听,但那次手术以后,他们看到了中国医生的‘真本事’,对我们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了。”黄警锐说,在随后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当地医务工作者主动来找他和医疗队队员咨询、求助,只要是神经外科的病人手术,莫港总医院医生都会请求黄警锐参与协助。
60*15米的院坝是唯一的活动场所 种菜、健身就是娱乐方式
除了医院,驻地就是10名援巴中国队员唯一的活动场所,一个60*15米的空院子就是大家的“运动场”、“菜园”以及“娱乐空间”。唐万丽是首批派遣去援外的护理人员,最初觉得可以代表祖国援外很光荣,即使来之前有过心理准备,但来到这儿后还是对这里的环境和生活猝不及防。
“刚来这儿适应环境的时候,还没开展工作,我无聊到用尺子丈量这里的空间。”唐万丽所说的无聊每个队员都深有体会。
因此,除了工作,很多男队员开始健身、读书,女队员则负责起了种菜、浇水的活儿。只有这样,才能充实大家的生活,也能打发枯燥的时间。“我们离开的时候,番茄也熟了。” 唐万丽打趣地说,这样的生活让她铭记在心,也正是因问这样的艰苦环境,让他们作为医务工作者更懂得挽救生命的可贵。
10名援外的队员工作的巴新首都莫尔兹比港总医院地处赤道,气候炎热,条件极为艰苦,有艾滋病、结核、登革热、疟疾等10余种传染性疾病流行。这个太平洋上的岛国,治安情况较差,中国医疗队的驻地也是高墙铁丝网、24小时安保,医疗队队员离开驻地稍微远一点就需要聘请带枪保安陪同,每天接送队员往返总医院的交通车也像防暴车一样围满了铁网。
“我们刚到的时候每个人都发有防弹背心。”唐万丽告诉记者,刚到莫尔兹比港的晚上,队员们听到远处传来的枪响、爆炸的声音,大家半开玩笑的说不敢睡,枪声最近的时候,大家感觉和子弹只隔着一堵墙。
唐万丽毫不夸张的告诉记者,自己从未踏出过驻地的大门,“只要一出门就是防暴车”,大家从不敢也不允许自己在莫尔兹比港的大街上行走。
当地人点名要让中国医生看病 援外队员要为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虽然条件艰苦,甚至做手术时,手术灯坏了,都要护士拿着手电筒操作,更别说各种医疗设备的简陋,所以队员们的辛苦付出一定要有所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为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是所有队员来这儿第一天就在琢磨的事儿。
因此,在日常的就诊、手术之余,唐万丽经常教当地医生如何使用他们带来的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黄警锐则在就诊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当地医生良好的手术习惯、给他们普及先进的技术。
Benjamin Thomas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巴新莫港人,才在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念完硕士回到莫港总医院工作,而且他是第一个到中国攻读神经外科硕士学位的巴新人,这让Esther Apuahe非常羡慕。她对黄警锐表达了想来中国进修、学习的强烈愿望。
“不仅仅要去亲手救治众多的患者,能够培养更多当地医生、提升当地医疗水平,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黄警锐说,在回国前后,他已经尽力在促成Esther Apuahe前来中国进修、学习,希望能尽力帮助巴新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
得到黄警锐帮助的不仅仅是Esther Apuahe,他还尽全力帮助着巴新培养医务工作者。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年青的巴新医生轮转到神经外科学组学习,黄警锐都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力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教给他们。
“比如我会在讲述手术方法时,反复提醒当地医生术中一定要仔细操作和严格止血,从而避免严重后果,这些经验性的东西是当地医务工作者很需要的,他们每次都听得非常认真。”他说,在情况允许下,会放手让当地医生去尝试,从剃头开始到缝合完毕,他会一直在旁边或者手术台上监督、指点。
在1年多的时间里,黄警锐力所能及的培训、帮助了上百名巴新的医务人员提升医疗技术和水平,他用行动在巴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相关链接:
根据我国政府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签署的议定书规定,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重庆市独立承担了中国援巴医疗队派遣任务。
自2002年11月组派第1期援巴医疗队以来,重庆至今已派出了9期医疗队,共计80人次。过去16年里,历届医疗队员在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队员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赢得了巴政府和人民的赞誉,多次受到巴国家领导人接见。
第8期援巴医疗队共有10名队员,其中8名医生、1名翻译、1名厨师,分别来自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医附二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执行了为期1年的卫生援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