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这里得到尊重
2018-06-26 09:14 来源:重庆日报
德润巴渝·新时代重庆人

生命,在这里得到尊重
——市肿瘤医院姑息治疗科的那些事
    

    余慧青和她的团队正在进行义诊。(肿瘤医院供图)


        歌声像往常一样响起,李晓东唱起了姐姐最爱的《山楂树》。姐弟俩所在的地方位于市肿瘤医院内科大楼18楼的姑息治疗科,李晓莉在3年前被诊断出肺癌,要定期住院治疗。
 
  和别的科室不同,姑息治疗科接收的大多是癌症病人,尤其是中晚期病人,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近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了这里。
 
  以爱为名
 
  弟弟用歌声鼓励姐姐
 
  “早啊,余医生!”李晓莉笑着向余慧青打了招呼。余慧青是姑息治疗科主任,每天早上8点,她都会巡房,挨个问候住在科里的癌症患者。
 
  “姑息治疗不是放弃治疗,也不是临终关怀。”余慧青说,姑息治疗主要是通过早期识别,控制一些症状和疼痛等,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它包括心理支撑、抗癌治疗、疼痛控制、营养疗法、并发症处理等多个方面。“总体来说,我们关注的是病人本身,而不是简单地杀癌细胞。”
 
  “余医生给我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放弃治疗。”李晓东说,2015年11月,他的姐姐被诊断为肺癌,查出肺癌时就已经错过了手术的时机,那时,姐姐很绝望,一度想放弃。
 
  余慧青尝试着启发李晓东寻找一些特殊的方式以鼓励姐姐。在余慧青的提醒下,李晓东决定给姐姐唱歌,以此来鼓励姐姐战胜病魔。
 
  “姐姐以前歌唱得很好,还会用手抄本教我一句句地唱。”李晓东将《山楂树》的曲谱拿到了病房,舒缓的歌声让姐姐偶尔会忘记癌症的疼痛。渐渐地,李晓莉重燃了生命的希望,她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即使要走,也要好好过完最后的日子。”
 
  多点尊重
 
  生命不能遗憾退场
 
  这么多年,余慧青接诊了很多患者,有的已经离去,但在最后的日子里,她和她的团队总是尽量给生命予尊重。
 
  2013年,余慧青的病房里多了一位肺癌晚期患者王建军。因性格不合,王建军与妻子离了婚,之后又因一场意外失去儿子。在50多岁时,他又被查出肺癌晚期。面对一连串打击,这个男人已然丧失生存的斗志。
 
  有一天,王建军偷跑出医院,回到家里服食安眠药并开煤气准备自杀。好在余慧青早就发现了征兆,在紧急时刻通知家属救了他。
 
  “余医生,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了。”被救回来的王建军依然意志消沉。“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关键是你想带着遗憾离开,还是选择有尊严、安详地走?”那天,余慧青一直陪他聊天,直到他睡着。
 
  余慧青知道,以王建军的情况,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但即使是死亡也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提前退场。”
 
  随后,余慧青不停地鼓励他,又给其家属做工作,针对王建军的病情,给予止疼等治疗,“姑息治疗不意味着过度治疗,在患者最后的日子里,我们希望他们不必再忍受病痛。”
 
  后来,王建军还是走了。这一次,他走得安详且有尊严。那天,他的前妻和亲人都陪在他身边。
 
  勇抗癌症
 
  未来没有不可能
 
  在余慧青看来,姑息治疗科的病房里除了死亡,还有希望。
 
  4年前,刚上高一的15岁男孩小杰,被诊断为骨肉瘤。而且术后没多久肿瘤就复发了,医生认为不宜再进行手术治疗。坚强的小杰并没被死神的威胁所击倒,他到处咨询专家,最后找到了余慧青。
 
  “我想活下去!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参加高考,通过学医来帮助更多的癌症患者战胜病魔。”简单又纯真的愿望,让余慧青心疼不已,通过仔细研究以及多学科联合会诊,余慧青了解到小杰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她便紧锣密鼓地为他制订适合目前病情的治疗方案。
 
  在长达两年多的抗癌治疗里,小杰没落下学习。在余慧青的治疗和陪伴下,小杰战胜了肿瘤带来的疼痛、贫血、发热以及化疗的毒副反应,平安地度过了漫长的治疗期,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
 
  苍天不负有心人。小杰在高考中取得了626分的优异成绩,并成为了中南大学一名大学生。
 
  余慧青也忍不住为之喝彩,“虽说是我们团队在给他诊断治疗,但小杰勇敢、坚持、乐观的精神也让我们佩服。”
 
  (文中患者皆为化名)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