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培育一批医学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化医教研产协同发展,打造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实施有组织的医学科研攻关,形成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医学创新集聚地。今年重点抓好:
一是加强人才“引育留用”。扩宽引才渠道,新建3个海内外人才工作站,开展“高校高端行”“海外人才汇”等引才活动,力争新增国家级人才5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名,厅局级人才210名,基层优秀人才200名。推动35岁以下青年人才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医疗机构开展研修访学。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建立完善临床医学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质量跃升计划。稳妥推进委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二是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建高能级平台,依托金凤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干细胞库西部分中心。加快创建儿童罕见病、智能肿瘤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内分泌代谢、心脑节律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病理诊断、感染性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速推进中匈先进激光与肿瘤早期发现“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建高水平机构,推动研究型医院和研究型病房建设,加大对重庆医科院、预防医学科学院、计生研究院的激励力度,打造新型研发机构。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全流程创新管理链,优化全周期转化服务链,加快推进“三库一金一平台一品牌”建设,做实全生命周期科研服务管理;围绕14个方向有组织的开展科研攻关。
三是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实施方案,建立医教研产创新联盟。打造全场景转化平台链,规范5家医院下属企业市场化运作。出台推进创新药械发展的支持计划,完善创新药械、临床新技术从研发到入院的全流程制度体系,对纳入国家及市级创新药械目录的产品实行“应配尽配”。牵头落实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探索制定道地药材分级标准,推动“渝十味”全产业链发展。力争新增备案医疗机构中药制剂10个以上,产值同比提升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