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卫生健康这样干!④ | 加快打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行区
2025-02-21 09:14 来源:重庆市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坚持公益导向,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创新综合监管手段,打造整合型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新体系,持续开展惠民暖心服务,健全区县域医改成效评估机制,探索首创性、差别化、可推广、有重庆辨识度的改革经验。今年重点抓好:

一是抓好市委“三个一批”改革项目。全面完成优质医疗资源靠近老百姓改革、数字影像改革项目,提速平急结合医防协同机制、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改革项目。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改革,健全“三医协同、六方联动”机制,推动所有区县实现由一位区县长分管“三医”;加快推进“三医”数字化协同,构建全流程智慧健康便民服务、全视角智慧医保多维治理、全链条药品追溯监管、全环节医疗服务行为智慧监管等4大应用场景,实现“三医”资源统筹、业务调度和全局监管有机统一。建立“三个一批”项目库和“改革清单”。

二是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大力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落实政府六项财政补助政策,建立公立医疗机构财务风险监测制度,逐步化解公立医院长期债务,坚决守住医疗机构内部不发生系统性经济运行风险底线。深化编制改革,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全篇只对医疗卫生系统编制改革进行部署的重大意义,积极会同编制管理部门,把空余编制用好,健全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会同医保部门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把临床上验证成熟稳定、安全有效的新技术纳入新的收费项目。深化绩效薪酬制度改革,会同人社等部门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落实“两个允许”政策,有序推进“三个结构性调整”,更好地体现公益性导向要求。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推动药学服务改革下沉,区县域处方前置审核中心建成率达80%,中心药房建设率达50%。

三是探索构建整合型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新体系。加快构建管理新体制,健全紧密型医共体组织领导机制,鼓励区县组建医共体管理中心,重塑医共体内“六统一”管理运行机制;推进《重庆市基层卫生服务管理办法》立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以城市医疗集团和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为支撑,推动市级医疗资源向区县延伸,推动区县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推动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连续共享互认,健全以基层为重点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体系。健全人才技术下沉到基层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四级贯通的人才梯次帮扶机制,“市聘县用、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分别下派不少于200人、800人、800人。推广“银发人才”下基层计划,强化业务科室“上下联建”。畅通医疗资源共享机制,加快建设全市统筹的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医护调度、疫情处置、急救调度、健康管理、药事服务“七大智慧平台”,完善医学检验、影像、心电、病理、消毒供应“五大共享中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家庭医生团队网格化主动健康服务机制,充实全科医生队伍,逐步实现约2000名居民一个网格,配备一个全科医生团队;分类建立家庭医生服务清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在农村地区打造“行走的医院”,筑牢“健康守门人”网底。落实家庭医生首诊负责制,构建无缝衔接的主动健康服务机制。开展基层医养疗护一站式服务,加快构建“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基层医养结合新模式。

四是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无序扩张,出台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新建改扩建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等级医院创建,严控新建医院单体规模不超过1500张,严控分院区设置(原则上不超过3个),将相关管控指标作为等级医院评审、大型公立医院巡查、区县卫生健康委年度督查的重要指标。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积极谋划数字健康“运行监管”模块,统筹运用处方点评、异常住院费用病例核查、医院巡查、审计、高价药品耗材监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监测、“医检互认”落实情况监测、投诉等手段,控制“四不合理”行为。统筹安排随机监督抽查、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卫监蓝盾、点名监督等执法专项。健全民营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引导社会办医错位发展。健全公立医院内部治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三重一大”议事决策规则,充分发挥辅助决策机构监督制约作用;健全“阳光招标采购”机制,规范药品耗材设备“采管用”、工程建设和后勤服务监管机制;强化医院对外合作监管,严格合作审批程序,规范接受社会捐赠、学术会议赞助、科研合作、合作办医等管理。大力推进法治医院建设。

五是开展惠民暖心优服行动。在全面落实国家推出的8项惠民健康服务事项基础上,切实抓好6项惠民暖心优服行动。免费为65岁以上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失能评估、健康咨询、指导转诊转介等健康服务;为70万城乡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开展“渝城助医”行动,对全市50家大型医院周边环境进行治理,着力解决“停车难”“道路堵”等问题;增加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合格公众1万人;为11万初二年级在校女学生接种HPV疫苗;每个区县至少8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开展节假日、周末门诊延时服务。鼓励各区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便民惠民服务。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