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卫生健康这样干!③ | 加快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2025-02-20 08:55 来源:重庆市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坚持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8大工程,推进全市域中医药特色技术、服务能力、产业联动发展等综合改革,推动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发展,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中医药数字化试点区。今年重点抓好:

一是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印发实施《重庆市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推动建立市级工作专班和高位推动、政策协同、部门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机制,加大中医药振兴发展制度政策供给。制定《重庆市建设国家中医药数字化试点区实施方案》,推进智能中医药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中医药”示范场景和基地建设,争取国家智慧中医医院等中医药数字化项目试点。

二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坚持中医院姓“中”的根本特性,建立健全“中医医院发展评价体系”,不断提升中医药特色技术服务能力。建设中医特色诊疗中心10个,打造专病示范门诊50个。实施县域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遴选建设中医特色重点医院2—3家。推进中西医协同工程,遴选建设市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2—3家,深化33个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完善西学中培训、执业等相关政策。遴选推广中医药良方妙技、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西医协同优势技术50项。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规范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打造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不少于1000个。

三是提升中医药事业人才科技支撑力。实施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跃升计划,加快构建“1+3+N”的中医药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争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聚焦中医药防治“四大慢病”等方向,遴选重庆市中医药重点学科不少于10个。推动中医药高等院校发展,打造中医药产教融合基地。深入实施“巴渝岐黄工程”,加大巴渝(青年)岐黄学者培养力度,力争新增国家岐黄学者1—2名,建设国家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实践技能基地。

四是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广。出台《“渝见岐黄”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办好中医药文化巴渝行活动和重庆中医药新加坡周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集市巡回服务。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规划建设重庆市中医药博物馆。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