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指出,中国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举措,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组织1007家三级医院与1172家贫困地区县级医院结对帮扶,累计派出超过11.8万人次医务人员,帮助贫困地区新建临床重点专科超过3700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超过5.3万项。倾斜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累计培养6万余名医学生,3万余名顺利毕业并赴各乡镇卫生院履约。大力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累计招聘特岗医生5000余人,目前,贫困地区有近5万名全科医生。指导地方通过“县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以及巡诊、派驻等灵活方式,累计支援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近10万人。远程医疗覆盖所有贫困县并快速向乡镇卫生院延伸。坚持预防为主,强化重大疾病综合防控和重点人群健康改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促进行动。实施“三区三州”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攻坚行动,长期影响当地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基本消除或有效控制。
白皮书看点
贫困人口福利水平大幅提高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条件明显改善,既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99.9%以上的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医疗保险制度保障。累计解决2889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饮用水量和水质全部达标,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从2015年的70%提高到2020年的83%。
贫困地区医疗条件根本改变
大力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贫困人口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消除了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98%的贫困县至少有一所二级以上医院,贫困地区县级医院收治病种中位数达到全国县级医院整体水平的90%,贫困人口的常见病、慢性病基本能够就近获得及时诊治,越来越多的大病在县域内就可以得到有效救治。
困境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帮助
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对儿童教育和健康实施全过程保障和干预。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月龄~24月龄婴幼儿每天免费提供1包辅食营养补充品,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有1120万名儿童受益。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为先天性结构畸形、部分遗传代谢病和地中海贫血贫困患病儿童提供医疗费用补助,累计救助患儿4.1万名,拨付救助金4.7亿元。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累计投入17亿元、惠及22.3万名病残孤儿。
贫困妇女状况显著改善
19.2万名贫困患病妇女获得救助,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项目在贫困地区实现全覆盖。通过“母亲水窖”“母亲健康快车”“母亲邮包”等公益项目,投入公益资金41.7亿元,惠及贫困妇女5000余万人次。
贫困老年人生活更有保障
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全面建立,惠及3689万名老年人。加强失能贫困老年人关爱照护,确认62.7万名失能贫困老年人,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9万人,失能贫困老年人健康状况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