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力争建成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等五大中心
2020-10-23 09:47 来源:重庆市卫生健康委

据重庆日报10月21日报道。10月20日,记者从全市中医药大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全部设立中医药科室,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基本构建预防保健、疾病治疗、特色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市中医医疗机构达3067家,较“十二五”末增长48.81%;区县公立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全覆盖,三甲中医医院数量和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乡镇、村社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社会办中医院增长4.8倍,构建起了“市、区县、社区(乡镇)、村”四级全覆盖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2019年,全市中医门急诊量达2073万人次、出院131万人,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5.31%、67.95%。尤其是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治疗参与率达到92.45%,发挥了独特作用。

黄明会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制定《重庆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强基、内涵、启智”三大工程。强基工程,即实施各级公立中医类医院新改扩建工程,“十四五”期间,カ争建成中医“美丽医院”“智慧医院”30家,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全面提档升级;内涵工程,即建立健全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疫病防治、应急救治等能力建设,“十四五”期间,力争建成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医康复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等五大中心;启智工程,即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努力建设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循证研究中心。依托科研平台,围绕重大疑难疾病、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开展临床研究,形成并推广一批中医诊疗方案、中药特色制剂。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