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推进医联体需避免“头重脚轻”
本报记者 刘蓟奕 李珩
现象:近四成患者生病仍去大医院
10月13日,在咳喘一周无好转的情况下,1岁大的俊晨(化名)一大早就被父母从永川区三教镇卫生院转到了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3天后,俊晨康复出院。
不过,这次求医之旅让俊晨的父母喜忧参半。
喜的是,凭加盖镇卫生院公章的医联体双向转诊单,孩子被直接收入永川医院病房,他们并没有再去门诊挂号、开住院单。程序简单了不少。
忧的是,因为缺医少药,此前孩子在镇卫生院住院一周都没有明显好转,让孩子父母不得不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产生怀疑。
重医附二院一医生坦言,在他接诊的病人中,有四成都是来自基层农村的患者,他们的病情很大一部分都是感冒发烧或者身体外伤等。“小病也要去大医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重医附二院院长任红认为。
原因: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重庆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患者还是倾向于直接到大医院,且从大医院“下转”到基层医院的病人远远少于从基层医院“上转”的病人。
“按医联体最初的设计思路,患者生了病,先去基层医院,基层医院看不了的转上一级医院;患者在大医院进入康复期时回到基层医院,以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和透支。”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蒲川说,可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并非如此。
蒲川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虽然三级医院的帮扶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何实现‘下转’,是医联体双向转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称,目前我市正在制订分级诊疗的相关细则,其中就涉及上下级医院转诊的标准、指征、范围等,一旦明确,将使医联体的运行更规范。
解决:避免医联体内部“头重脚轻”
“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医院、大城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这种医联体内部‘头重脚轻’的现象不容忽视。”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今年7月,我市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区县和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至少各建成1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说到底就是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能就近就医,并减轻其经济负担,增强群众获得感。”该负责人称,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意见》明确指出,在医联体内,各级医院的角色将有所区别。三级医院将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康复机构、护理院等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鼓励村卫生室根据当地群众就医需求,加强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两个‘翅膀’。将优质医疗资源沉入基层,提升服务整体效能,实现医疗卫生体系持续发展,就必须牢牢抓住医联体建设的契机,打通阻碍机构协作、资源整合的各种壁垒。”蒲川认为。
按照《意见》,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7年把全市所有贫困人口纳入签约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