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梦 一路担当
2022-08-02 09:33 来源:宣教中心编辑部

一路追梦 一路担当

——记大足区中医院冉中力医师

西藏,一个拥有美丽风景和圣洁灵魂的地方。它是许多人梦里向往的天堂,也是无数人心中奢望的女神。

可是,2014年9月,三十三岁的冉中力,却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这片他无比眷念的土地,离开他为追逐儿时梦想而奉献青春的西藏军区总医院,转业回到地方工作。

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往往就只有那么几步。

而冉中力与大足区中医院的故事,也由此拉开序幕。

希阿荣博堪布撰写的畅销书《次第花开》中有句话:“如果事事都如意,那就不叫生活。”

对冉中力来说,这句话就彷佛为他的抉择所写。

“最开始到西藏时,我在解放军驻藏某部担任军医,后来调动到西藏军区总医院工作。”采访中,冉中力已经能够坦然面对这段生活经历,“我先后在急诊科、心内科和预防保健科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还参加了西藏军区‘战伤救护抢救’比武竞赛,获得了三等奖。”

回望过去的岁月,冉中力有些留恋,但更多的,是面对未来的初心和使命。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大足人。可以说,是大足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当我准备转业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家乡,继续做一名医生。”说到这里,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要让大足的心脏病人不用离开大足,就能得到治疗和康复。”

“才来到大足区中医院时,我是很迷惘的,”采访中,冉中力这样告诉我们,“因为太过年轻,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加上部队和地方的工作环境很不一样。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激情。”

在这时,大足区中医院的陆俊刚院长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陆院长给我讲了不少人生的道理,从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到对权利的认识,引导我如何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及名利得失,让我逐渐树立了面对适应新环境的决心和信心,也让我重新开始在工作中寻找和重塑自己的价值。”

就这样,冉中力在大足区中医院站稳脚跟,开启了自己全新的职业生涯。

“回到地方后,我先后在急诊科、心病科和介入中心、医务科等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过。我个人认为,多岗位工作和锻炼,一方面是单位对我的信任与重托,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个人能力技术的锤炼和升华。”

在大足区中医院工作期间,冉中力展现出来一名军人的果敢与决断。他敢于干事,从根本上改善医院急诊规模和救治能力技术,科学规范急诊诊室设置、救治流程,优化“绿色通道”,定期组织研讨培训和模拟训练,急诊科迅速发展,使医院的院前急救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他的付出与努力,被医院的领导、同事和患者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获得了来自他们由衷的认可与称赞。

但是,在赞誉与成绩面前,冉中力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深知,大足区中医院依然是一所需要不断进步不断提升的上升型医院。

“那是我到医院工作的第2年。一天晚上,我在急诊室值班,救护车送来了一位37岁男性胸痛患者。通过急诊查血、心电图检查等,判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急需心脏介入手术和溶栓治疗。”当时的大足区中医院,由于受医疗条件的限制,尚没有开展心脏介入手术的资质。讲到这里,冉中力不无遗憾地说:“由于具体条件限制,在我明确告知患者风险和征求患者意见,患者仍然选择做介入手术治疗时,我们不得不冒着转运的风险将他送往上级医院就诊。”

现实条件的不足,并没有束缚冉中力那颗真正为患者着想的初心。作为一名80后的年轻人,从那时起,他就下定了要在医院建立心脏介入手术室的决心。

为此,他主动向医院提出到技术领先的重庆新桥医院学习进修。在新桥医院进修期间,他实施心脏介入手术1070余台,被带教教授评价为“有介入手术天赋”;在成功挽救无数病人生命的同时,还得到新桥医院心内科主任的赞许,承诺“手术室的大门随时向他敞开”。学成之后,他牵头筹建了心脏介入手术室和胸痛中心,设备安置齐全,预计于2022年5月开诊。

他在大足区中医院率先提出了心血管手术辅助装置应用于临床,有效缩短心脏介入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病痛的技术并于2020年5月成功申报国家专利,他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委,参与撰写了中国《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书籍。

在一心为患者解除病痛、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为改变专科医生匮乏、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急需提升的现状,冉中力立志“广纳天下英才而用之”,先后为医院引进介入专家1名、选送培养介入手术医生2名和介入专科护士2名;率先在抢救室开展溶栓治疗,开创了医院通过溶栓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第一例。同时,他代表中医院参加大足区急诊急救心肺复苏竞赛并获得全区第一名,参加全院病历书写评比获得第一名。

“在学生时代我就非常崇拜医生这个职业,救死扶伤,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赋予他们新的生命。当看到一个个患者康复后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对我们竖起大拇指的时候,让我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名医生,冉中力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除了用自己日臻成熟的技术为病人诊治以外,他还在日常的医疗服务过程中将“医者仁心”这句古训真正落到了实处。

2016年9月,一名年过七旬、因严重冠心病导致心力衰竭的老爷爷与爱人一起来到大足区中医院就诊。接诊过程中,冉中力意外发现两位老人不仅是失独家庭,而且还十分贫困。来看病时,老两口身上一共只带了100元钱。

看到两位老人的窘困,他当即拿出自己身上所有的现金,并向同事借钱,将老爷爷收治入院。5天后,老爷爷康复出院,他不仅主动为老两口结清了治疗费用,还将剩下的钱都留给了他们。

出院时,老爷爷的爱人李玉英紧紧握着冉中力的手,流着眼泪说,“非亲非故,你这样尽心尽力帮助我们,真是热心肠的好医生。”

就是这样一个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的医生,他也有自己的遗憾。微薄的收入和无私助人的情怀,往往让他在生活面前捉襟见肘。

“我时常也在思考,除了医生这个社会角色,我还有自己的家庭角色。可是,作为丈夫,我最愧疚的是没能给妻子一个隆重的婚礼,也没有办法改善我们的住房条件。”说到这里,冉中力对着镜头露出一丝苦涩又淡然的微笑,“但是,人生中我们往往做出大大小小的选择,而每一次选择可能都会给我们带来或多或少的焦虑和恐惧。从前,每当面临人生中不同的抉择,我也曾不知所措,但是现在,我只有一种选择,争取家人的支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在失去和拥有中,我会争取满足患者对于优质医疗的追求和家人般照顾的期盼,接受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焦虑和无奈。”

2020年春节前夕,湖北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全面打响。冉中力第一时间向中医院党委递交了援鄂请战书。

2月21日,带着全区人民的嘱托,队长冉中力带领区中医院12名勇士奔赴抗疫一线。在湖北武汉战斗的33天里,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密不透气;每一天,汗水都会将里面的衣服全部浸湿,被水雾遮蔽的护目镜成为他们唯一能依赖的视物工具。每当这时,冉中力都会在心中默念:“我是党员,这是责任,也是使命,更是担当;除了与病毒殊死搏斗,我别无选择!”

“我的侄儿发病时正是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整个武汉床位都很紧张。1月29日通知我们入住42、43床时,病情已经十分严重,生存希望很小。是冉中力医生给我们带来生的希望和活下去的信心。到今天,我都还留着他写给我们的字条:‘我要让你们活下去!’”

“3月2日那天,住在武汉中心医院38床的我母亲忽然丧失意识,血压降低;我父亲于2月17日因新冠肺炎去世,我也在后湖中心医院呼吸及危重症科住院,无法照顾母亲。是冉医生不眠不休对我母亲做出准确判断,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生命体征,守着我母亲一夜未眠直到她恢复意识。要不是冉医生,我母亲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

在支援武汉的33天里,冉中力共参与救治患者99人(其中重症17人,危重症28人),99人全部给予了中医药治疗,治愈出院90人。在肆虐的新冠病毒面前,他是和死神赛跑的“夸父”,尽管他内心也曾经充满了恐惧和担心。

“医学是个学无止境的学科,每一次治疗都如同在‘升级打怪’。人类与疾病的‘战斗”’存在着太多未知的变数,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技能,才能确保这场战斗获得胜利。”

2020年,冉中力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共重庆市委授予“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4月25日,他成功入选“致敬榜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典型案例人物名单。

荣誉与重担并存,喜悦与责任同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后,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冉中力这样告诉我们:“今天,我们回到家乡,必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立足本职工作,继续发扬抗疫精神,当好大足民众健康的守门人!”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