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健康新发展 | 基层也要显作为——记江津最远乡镇扎根十年的 “倔强”医生王慧仁
2022-10-14 09:16 来源:柏林卫生院


基层也要显作为

——记江津最远乡镇扎根十年的 “倔强”医生王慧仁

图片

2010年,外地小伙王慧仁走进江津区“最远乡镇”柏林中心卫生院的大门,从此便与这片乡土人情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十余年过去了,这位外乡医生仍然在与这片土地“倔强到底”。
 
交流不了方言?那就与语言倔强到底
王慧仁是甘肃人,刚到卫生院时,最大的困扰是听不懂本地话。大部分患者都是当地人,更多的还是不会说普通话的老人,在交流病情时医生和患者常常两头抓瞎。

图片

“外地来的年轻小伙,啥都不懂。”当王慧仁听到这些话时,他敏锐的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赶紧拜师老医生,不仅要学习医术,还得学习方言。
如今的他,方言说得比本地人还顺溜。“这个降压药每天都要吃到起哈,不要一搞其他事去了就忘干净咯,就算早上忘了下午都要补起,断不得。没得事的时候就来找我测下血压嘛,又不收钱,不要觉得不好得……”接诊室里,王慧仁正在给患者交代服药的注意事项,这种“拉家常”似的念叨让他跟患者打成了一片。
多年以来,王慧仁一直有个习惯,即使药房已经发了药给患者并注明了服药时间和剂量,他还是会再向其耐心嘱咐一遍,“都是些老人家,怕他们没听清楚,又怕他们没完全理解我的意思,还是拿着药再细讲一遍才放心。”王慧仁解释道,虽然会耽误一些时间,但是和患者的服药安全和治疗效果比起来,这点时间耽误得值。
 
家医不入民心?那就与村民倔强到底
2017年,柏林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开始,王慧仁和其他家庭医生一起,跟着各村提供的名单,挨个儿打电话,讲解健康知识,宣传国家政策,但很快他们便发现,“电话联络”的方式收效甚微,甚至等同于无效沟通。

图片

“踏踏实实走,勤勤奋奋干。”口号喊起来,这一走,便坚持了6年。
“王医生,我老伴最近老是腰疼、心慌,吃点什么药?”看到王医生入户来关心家人的身体情况,家住复兴村的李大爷赶紧让老伴来看病。
家庭医生打通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送政策”“送药品”“送服务”“听民意”的活动开展到了家门口,送来的是健康,送来的是温暖。“没觉得苦,基层医疗工作就是要到下边来。”这些年,王慧仁摔过跤,蹚过河,但说起感受,他却是一脸的平静。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是一阵风,自2017年柏林中心卫生院开展家医签约以来,该院家医团队年均签约一万余人,其中王慧仁团队的签约数量达到3000余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家医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奉献,是百姓们一点一滴的信任。如今,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王慧仁觉得,这就是基层医生的作为。
 
基层中医不行?那就与技术倔强到底
“乡镇医院的中医能看啥?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时至今日,很多患者还有这样的偏见。“也不怪他们有这样的偏见,以前我们的中医设施设备和技术确实跟不上。我最大的目标,还是想把咱们基层的中医药文化推广出去,真正为老百姓造福。”作为柏林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建设的带头人,经过多次的外出进修学习和经验积累,王慧仁信心满满。

图片

2022年初,经过前期辛苦的筹备,柏林中心卫生院中医馆正式投入使用,开设了针灸、拔罐、中频等1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群众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针灸、推拿、理疗一站式服务。随着当地群众的需求越来越高,该院在拓展普通中医服务项目的同时,还引进了中药熏蒸、超声波治疗、督脉灸、温灸刮痧等特色疗法,不断提升基层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目前,王慧仁医生每日上午中医服务项目接诊量均在10余人次左右,每位患者的服务时间接近2小时,正是他每日马不停蹄的“忙碌”,孜孜不倦的“苦干”,使他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医理疗师。

图片

2022年,在年度考核工作中,王慧仁再一次得到了“优秀”的考核等次,这已经是他连续5年拿下这项荣誉。基层医生不易,专业知识及技术提升不易,得到患者的认同和理解不易,实现自己的价值与目标不易,但这一切的不易都不是阻挡进步的理由。柏林镇虽然地势偏远,王慧仁却始终坚信,小医院也会有好医生,基层也能有一番作为,这是动力,更是决心。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