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有的29位第二届“国医大师”之一、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创始人郑新
提起“国医大师”郑新,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也许有人还很熟悉。这位老人如今已是90岁的高龄了。如果我们追寻老人的人生履历,你便发现,在老人90年的人生履历中,他把60年奉献给了中医药事业,医治患者数十万,忠实践行着“为患除疾是我一世的追求”的诺言。
郑新,市中医院肾病科创始人,全国仅有的29位第二届“国医大师”之一,也是重庆市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当我们把老人近一个甲子的工作履历当作故事来读,你会从中发现,“大师”中的这个“大”字,其实包含着无比丰富的内容,包含着老人一生的追求和品性。
大师之“大”,首先是“大巧若拙”。1961年,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许多人因为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出现了各种急症,而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中医中药只能治慢性病,治不了急症。
但从事中医的郑新并不这么认为,于是,40多岁的郑新与黄星垣等中医工作者一起,开始了中医治急症的攻关之路。休克、心律失常、心绞痛是内科急症中非常凶险的几种。郑新和他的同事一起翻遍了相关的传统中医典籍和经方,从益气、滋阴、养心三个根本疗法切入,从1978年开始着手急症特效药——参麦针的研制工作。
这一投入就是8年。8年时间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郑新等人从传统中药材中成功提炼出有效成分制成了参麦针注射液,至今仍是内科急诊必备的救命药。
为研制参麦针,8年时间里,郑新查阅了多少资料,熬过多少夜晚,投入多少精力,洒下多少汗水,别人无从得知。而郑新,则沉浸其中,食之如甘饴。
“大师”中的“大”,在“国医大师”郑新身上体现的是“大医精诚”。
从郑老先生的故事中我们常常读到老先生常说的几句话,这几句话是他的从医历程,也是他的从医理念。
他常说,只想当一名好医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处处为病人着想。
他常说,中医西医应各取所长。他在从医路上,广采百家之言,学术上相互渗透。
他常说,仁心加仁术为良医之本。从医60年,他收到的感谢信、锦旗已经是数不胜数。
50多年来,这样一位成果斐然、著述等身的大师,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到医院坐门诊、查病房,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常常接诊到下午两三点才结束,午饭也顾不上吃。粗略估算,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2011年郑老86岁结束门诊生涯,他看过的门诊病人在30万人次以上。
这个数字,记录的是郑老的责任与担当;这个数字,呈现的是郑老的辛勤和汗水。
2011年郑老离休后,仍有不少患者到他家里求医,郑老仍然耐心地一个一个接待,一笔一划写药方。他那个位于黄花园巴蜀中学附近老居民楼里的家,早已为患者们所熟知。
郑老的学生、主任中医师熊维健至今记得,有一次他抄写病历时写错了一个字,结果郑老发了很大的火,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医生写错字,有可能就害了一条命!”然后罚他抄了好几遍。直到今天,熊维建写病历还是像小学生抄课文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点也不敢疏忽和大意。
郑老的学生们,诸如罗玲、熊维建、杨敬……今天都已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名医,他们至今视郑老如严父,因为老师教给他们的不光是医术,还有终身受用的做人道理。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做学问高调,做人低调,所以郑老这个大师之大,还体现在“大隐于市”。
这样一个德高望重、蜚声海内外的大师,却跟邻居家最普通的一个老爷子没有区别,穿着最朴素的衣服,说着最接地气的家常话,过着最节俭的生活。
郑老至今住的仍是老式单元楼,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他和老伴每天一起锻炼、一起买菜,一起做饭,一起散步,过着简单舒适的生活。
对他来说,一生的欲望都专注在治病救人和科学研究上,一丝一毫也没有留给自己的生活,简单、简朴,随心、自然,“大隐于市”的感觉,很是美好。
2014年底,在专为郑老荣获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轮到他这个主角发言时,他只讲了516个字,用时不到4分钟,结尾是这样说的:
“中医药学是我一生的至爱,为患除疾是我一世的追求……我不是重庆唯一的国医大师,也不是重庆市中医院唯一的国医大师!未来的国医大师就在你们中间!”
这,就是大师一生的追求,这,也是一代“国医大师”的境界。(重庆市中医院 张灵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