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些因素,远离骨质疏松
2022-10-31 09:21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导语: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主题是“巩固一生,赢战骨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三减三健”健康生活方式,其中“三健”之一就是健康骨骼。拥有健康的骨骼是我们一生幸福的基础。

重庆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华龙网推出“世界骨质疏松日”系列健康科普,让我们一起来关注骨质疏松的相关问题。

 

提到骨质疏松,许多人都会把它和老年人联系在一起,认为是岁数大了,骨质流失所导致。但是骨质疏松真的只与年龄有关吗?人老了就一定会得骨质疏松吗?本期“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栏目,重庆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华龙网邀请重庆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的朱天亮主任带大家一起了解骨质疏松发生的高危因素。

 

 
>>专家简介
 

图片

朱天亮,医学硕士,骨科主任医师,重庆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主任

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委员会常务委员。

 

 

01
骨质疏松离你并不远,女性更应警惕它
图片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36%,其中男性23%、女性49%。2018年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19.2%,其中女性32.1%。

朱天亮介绍,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骨折为特征的进展性全身疾病。骨质疏松与年龄的增加有关,尽管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

据了解,每年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高达890万,也就是每3秒就有一例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患病率也在不断的增加。老年骨折患者超过30%都与骨质疏松有关,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越来越成为公共的卫生问题。

 

02
骨质疏松也分类,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
图片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大类。

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

继发性骨质疏松是指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全身性疾病。男性40岁、女性35岁左右达到骨量峰值,此后随着年龄增长,骨量逐渐减少。

 

03
远离发病危险因素,巩固骨骼守牢健康
图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种族、年龄、生活习惯和环境的不同,都对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有不同影响。

朱天亮介绍,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包括:种族、年龄、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史、家族脆性骨折史。

黄种人的发病率介于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

绝经,则是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55岁至60岁以后的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会明显增高;老年男性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年龄大于70岁的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也会明显上升。这些人群要关注每年的身高变化,如果发现身高变矮或者有腰背部疼痛等情况出现,建议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进一步检查。

自身及家族脆性骨折史也不可忽视。遗传因素对骨密度、骨质量及骨折发生率均发挥重要作用。如果母亲患有骨质疏松症,其子女患病风险也将有所升高,所以骨质疏松症会遗传,需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可控因素包括:低体重、不良的生活习惯、相关疾病、使用的药物等。

对于骨质疏松症而言,体重越轻的人,得骨质疏松症风险越高,体重指数(BMI)≤19,意味着您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比如日常活动少,吸烟、 过量饮酒、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等;钙和维生素D缺乏、高钠饮食等;

相关疾病因素中,最常见的是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某些特定药物也会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如:糖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受体激动剂;质子泵抑制剂;巴比妥类药物;抗病毒药;长期抗抑郁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甲状腺激素;抗凝剂(肝素);抗癫痫药;肿瘤化疗药等。

总之,骨质疏松作为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的因素有许多,年龄并不是唯一指标,它自然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病”。大家需重视骨质疏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合理补充维生素D和钙,40岁以后建议每两年左右检查一次骨密度。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