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昼夜均分,秋意正浓,昼夜温差也逐渐加大。那么,在这个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在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我们又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本期“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栏目,重庆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华龙网邀请到重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李延萍教授进行讲解。
李延萍,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名中医,重庆英才·名家名师,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库、重庆市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库专家。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全科与养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脾胃病专科联盟理事长等。
一候雷始收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古人认为雷是阴阳激越而发出的声响,秋分阴气开始变得旺盛起来,阳气逐渐收敛,阴阳相互搏动减少,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淘瓦之泥谓之“坯”,细泥也;秋分一至,蛰伏在土中的小虫们就开始在地底下用细泥糊窝,为冬眠做准备。
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秋分过后,雨水开始减少,河水也逐渐干涸。
中医认为,脾为阴土,脾的阳气最容易受损,脾胃是互为表里的两个脏腑,脾受损,则胃不和。秋分以后,寒气逐渐加重,常易损伤脾胃的阳气,加上经过漫长的暑热之害,脾胃之气已变得虚怠,秋分时节如果防护不当,脾胃的功能会因此变得更加虚弱,从而可能出现腹胀、便溏、疲倦等症状,以及舌体胖大、舌体两边见“牙齿痕迹”,中医称“齿痕舌”,以上表现大多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脾虚湿盛。
脾胃学说创始人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由此可见,脾胃是人体众多疾病发生的关键。所以在秋分阶段,老人、小孩以及素体虚弱的人群的养生重点,更应该以顾护脾胃为主。秋分时节,脾胃的养护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民谚有“秋瓜坏肚”的说法。秋分以后,饮食上应注意尽量减少生冷之品,尤其是寒凉的瓜果之类。因为在夏令时节,大量进食瓜果已使得脾胃蕴湿而伤阳,如果秋分后再继续大量进食西瓜、甜瓜等寒凉的水果,势必会加重体内寒湿之邪,从而导致脾胃之阳受损更甚。
秋分时节,应该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尤其是在夜间,及时添被覆腹,避免寒邪直中脾胃。素体脾胃虚寒的人群,可利用晚上闲暇时间,选用毛巾或医用药包热敷脐周。
足三里是人体十大养生穴位之一,足三里穴具有强壮作用,为人体的保健要穴。将拇指指端置于足三里穴处,揉或点按本穴,一揉一按一松,连续做30次左右,双侧足三里穴交替进行,每天可重复2-3次本操作,具有生发胃气、调理脾胃的功效。
图/袁静、许漾月 拍摄制作
简便取穴法:坐位屈膝,取犊鼻穴(即外膝眼),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处。
秋分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逐渐转凉,自然界中万物开始变得萧条清冷,部分降温较早的北方地区,在秋分便可见霜。中医素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观念。秋分时节自然界中的阳气进一步收敛,人体阴精阳气也随之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故秋分后的运动也应该顺应天时,宜收宜缓,运动出汗不宜过多,以防阳气过度外泄。
秋分后的运动,可以选择慢跑、散步、外出秋游、登高等舒缓的运动为主,微微发热、稍稍汗出为宜。金秋时节,丹桂飘香,秋分正是桂花争相竞开的时节,日常还可以外出赏桂,感秋气、闻秋香、览秋景、养身心。
今年重庆的夏季被称为史上最强高温,持续性的高温少雨,导致秋燥的提前到来,且持续时间较长,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津(阴)液耗伤的症状,此时应注重“防秋燥、护津(阴)液”。
秋分时节日常防秋燥可以食疗为主,推荐一道秋分食疗方——银耳雪梨汤:
银耳20克(先泡发膨胀)、雪梨1个(洗净切4块,可不去皮、心)、百合30克、莲子15克、枸杞15克,加水先炖煮银耳与雪梨半小时左右,百合、莲子、枸杞子及适量冰糖后下,炖煮至汤液粘稠即可(糖尿病人慎加冰糖)。
国庆节长假即将到来,在欢度节日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出游前,记得检查家中燃气、电器开关是否关闭;
② 疫情尚未结束,我们的防范意识不能松懈,外出需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③ 切忌暴饮暴食以及过度熬夜,假期的最后两天需适当调整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