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轻视,您的孩子是胖还是壮?
2022-09-07 09:30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在很多长辈眼里,小朋友长得白白胖胖是可爱、身体好的表现,却从未考虑过儿童肥胖带来的健康隐患!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不足、爱打电子游戏、爱吃炸鸡与奶茶等垃圾食品等问题成为孩子们的共同问题,如果家长过分宠溺、不加以制止,很容易发展成儿童肥胖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慢性代谢性疾病,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少年强则中国强,所以,儿童肥胖问题不容忽视。今天的科普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教授赵勇,为大家解答儿童肥胖的问题。
赵勇,重庆医科大学特聘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访问学者。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重庆市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营养学)、重庆市院士专家科普团成员、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学生餐分会常务理事、学生健康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常委、中国西部科学城科普联合体健康科普专委会主委、重庆市学校卫生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医药教育研究会公共健康促进专委会主委、重庆市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学会营养健康专委会主委。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目前测量与诊断肥胖使用最广泛的指标。BMI的算法是用体重(kg为单位)除以身高(m为单位)的平方。对于我国6~18岁的儿童青少年,家长可根据算出的BMI值对照表1,根据性别和年龄判断小朋友是否超重或肥胖。
例如:1名13.0岁女生,身高160.0 cm,体重57.54 kg,则其BMI=57.54 kg/(1.60m)2 =22.48kg/m2,根据表1所示的13.0岁女生超重肥胖界值标准,其BMI大于22.20 kg/m2,小于25.00kg/m 2,可判定该女生为超重。
特别注意的是,身高、体重都应使用实际测量值,儿童身高在测量时以“厘米”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计算BMI时转化为“米”,BMI保留两位小数。
因此,不要凭肉眼判断孩子是胖还是壮,应定期测一测身高和体重,算一算BMI(也鼓励寻求医护人员或者营养师专业帮助)非常重要。
肥胖本身作为一种疾病,同时也是多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对儿童成长存在多方面影响。在生长发育方面:儿童BMI和体脂肪含量与青春期早发育呈现出一定的关联,肥胖儿童的体重肺活量指数、爆发力、耐力素质以及柔韧素质等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童;在认知智能方面:肥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且智力水平显著偏低;肥胖也对儿童多个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容易引发儿童期乃至成年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等疾病风险增加。
同时,儿童肥胖可能会导致疾病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增加,为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经济及健康带来长期巨大的压力。
儿童肥胖大致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及“继发性肥胖”两类。其中,无明显病因者被称为“单纯性肥胖”且大多数儿童属于此类。研究表明,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决定肥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可占肥胖发病的40%~80%,同时,导致“单纯性肥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饮食习惯紊乱,比如:“吃得过快、吃得过饱、挑食偏食”“夜宵”“饮食不规律”;摄入过多零食、蛋糕、含糖饮料、油炸食物等高热量食物。二是运动不足,消耗减少,基础代谢率也会下降;三是生物钟不规律导致“睡眠不足”。
此外,母亲孕前及孕期健康、生命早期宫内不良环境的暴露以及胎儿期和婴幼儿早期的生长发育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
对于“继发性肥胖”,通常是由内分泌紊乱或是脑部疾病所引发;此外,内环境肠道菌群的变化、药物等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
儿童时期是获取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形成的时期,也是肥胖预防的关键期。
婴幼儿童应做到:
学龄前儿童应做到:
4.每天至少保证180分钟的活动(其中60分钟应当是中等甚至剧烈强度)。
学龄期儿童应做到:
3.避免含糖饮料、高能量、高脂肪或高钠加工食品,控制油炸食物及零食。
5.保证足够时间和强度的身体活动,比如:快走,一次持续20分钟以上;跳绳,一天10分钟左右。同时,应减少静坐和电子产品屏幕暴露时间。
另外,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认知,积极开展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教育;强化中小学、托育机构、幼儿园每年的儿童体检工作。
而且,家长要科学认知儿童肥胖,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小时候胖一点,长大就抽条了”。应该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典范,营造良好家庭运动氛围,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等等。
最后,整个社会,包括社会组织、媒体等都要加强儿童肥胖科普工作,营造重视儿童肥胖预防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