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以后“湿”病多 看看您是否有这些症状
2022-07-04 09:06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导语 
2022年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为深入推进中医药法贯彻落实,切实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从6月20日至6月24日期间,正值夏至前后,好医声每日科普特别邀请了各大中医专家,对如何使用中药材进行夏至养生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
 

 

《黄帝内经》曰:“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由此可知,夏至后以暑病为主。中医认为暑病有两大特点,即“暑”和“湿”。那什么是“湿”?为什么“湿”病容易在夏天出现?夏至后如何防“湿”病呢?本期好医声每日科普邀请到北碚区中医院副院长万鹏来为大家讲解。

 

 
专家简介
 

图片

 

万鹏,北碚区中医院副院长,北碚区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中医药高级人才,重庆市针灸学会治未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脾胃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专委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委会常务委员,《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编委。

 

 

 
“湿”病为何偏爱夏天?

中医讲“湿”通常包括两方面含义:即内湿和外湿。夏天多雨,气温又高,空气湿度很大,简单地说,这就可以理解为外湿。

“湿”为阴邪,为外感六淫之一,中医讲同气相求,外湿可引发内湿,内外合邪,这就形成了夏天的“湿”病。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中医说“湿”生于脾,就是讲脾是体内天生的湿度调节器,当脾的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如头晕、胸闷(这是湿阻上焦);消化功能差、胃胀、无食欲(这是湿停中焦);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或粘滞(这是湿注下焦);肢体肿胀、关节疼痛等(这是湿阻经络)。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内湿”

以上所说都属于“内湿”范畴,我们常推荐一些简单方法判断体内是否存在“内湿”。

第一看起床时:如果每天早晨起床时觉得特别疲劳,头昏,打不起精神,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第二是看如厕时: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第三是看洗漱时: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能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内湿”还可能出现如下的表现: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睡觉留口水、小肚子大、耳内湿、阴部潮湿等等。

 
中医防“湿”注意这些

首先是要忌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忌生冷,比如夏天常见的冰糕、雪糕、酸奶、冰西瓜等等,其次就是不要过度饮酒。此外,注意开空调温度不宜过低,衣物潮湿时要及时更换等。

近段时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经各地中医疫病专家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体内湿邪较重的患者更容易被传染,我们重庆地区夏天高温多湿的气候更为显著,卫健委多次组织专家论证,推荐的成人预防方中也充分体现了祛湿防疫的理念,值得推广。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