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疫情通报
2020-11-20 09:18 来源:重庆市卫生健康委

今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七十七场),市卫生健康委通报全市疫情有关情况。

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市卫生健康委通报,11月18日0—24时,重庆市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尼泊尔输入),无本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11月18日24时,重庆市尚有在院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均为尼泊尔输入,均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6098人,均已解除医学观察。

11月18日重庆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相关情况:病例周某某,男性,中国籍,在尼泊尔工作,2020年11月4日乘坐加德满都至重庆的H9787次航班抵渝,11月9日被判定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随后转至市公卫中心进行隔离医学管理。11月17日复查CT提示异常,11月18日经市级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周某某抵渝后即按规定接受集中隔离管理,无密切接触者。

重庆疫情总体平稳可控

市卫生健康委介绍,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全球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国家疾控中心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活病毒,证实了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性,境外污染冷链食品输入导致本地感染的风险增大。专家研判认为,我国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

近期,国内多个地市在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和相关环境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从重庆情况看,对冷链环节、入境人员以外的重点人员核酸监测也未发现阳性。截至11月18日24时,全市已连续268天没有本地确诊病例报告,疫情防控成效不断巩固,疫情总体平稳可控。

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市卫生健康委指出,冬春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具体安排,紧盯“三个重点”,突出“四个持续强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紧盯“三个重点”。一是紧盯重点人员。对所有经重庆口岸入境人员,第一时间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酸筛查,对检测结果异常的,立即送定点医院规范处置。对检测结果正常的,严格落实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9月1日以来,重庆入境3871人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29人、确诊病例7人。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渝返渝人员,严格落实查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没有阴性检测证明人员一律进行核酸检测,确保“不输入”。二是紧盯重点环节。坚持“人物同防”,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预防性消毒,加大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环境、食品及外包装的定期核酸检测,把境外输入的风险降至最低。严格执行药房发热、咳嗽等药品销售登记管理制度,做到购药人员可追溯,及早发现潜在传染源。持续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做到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保障普通人群“愿检尽检”。三是紧盯重要部位。继续加强车站、码头、机场等入渝关口健康码查验、体温检测等措施;严格落实学校、重大活动会场、医疗机构、民政服务机构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健康筛查,引导人群合理有序流动。

二、突出“四个持续强化”。一是持续强化监测预警。组建专班,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动态,每日开展风险研判。开展多轮市、区县两级桌面推演和现场演练,优化应对处置流程,做好应对准备。二是持续强化人员培训。组建采样、核酸检测、流调、消杀、心理干预和社区防控等六支防控队伍,实施多轮次、多层级、分专业的大培训,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拉得出来,顶得上去。三是持续强化防治装备。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检测实验室和检测基地建设,增配一批检测仪器设备,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加快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等救治设施改造升级,规范设置集中隔离点。四是持续强化物资保障。梳理列出7大类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的目录清单,制定发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物资储备标准,确保防控物资储备到位。

三、深入开展爱卫运动。一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公共场所厕所和农村户厕建设。聚焦农贸市场、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和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薄弱环节,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二是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结合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积极开展单位、社区和家庭环境卫生大扫除等群众性卫生活动。三是开展病媒生物防制。重点加强越冬蚊虫防制,从源头上降低来年春夏季蚊密度。四是开展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镇建设持续改善健康环境,提高健康服务水平。五是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持续推进《重庆市民健康公约》宣传,倡导群众树立公共卫生安全观和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市卫生健康委呼吁,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希望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到人员密集场所、通风不良场所、医疗机构“三类场所”时要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要自觉佩戴口罩,立即前往就近医疗机构就诊。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