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重度残疾失能人员在小康路上不掉队?重庆市奉节县通过建立供养中心,集中照料失能者,帮助其家庭实现脱贫增收。3年来,这一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把有限的钱集中用
今年35岁的余国蓉,2004年突患结核性脑膜炎,腰部以下失去知觉,导致肢体一级残疾。余国蓉生活不能自理,长期需要专人照顾,父母被“捆绑”住了手脚,导致家里的300多株脐橙没人打理。一家人全靠余国蓉的父亲四处打零工糊口,家庭年收入只有2000余元。
自2015年11月以来,奉节通过入户走访,摸排出失能贫困人员948户1013人,其中,因残致贫比例超51%,因病致贫比例为12.3%。在调研基础上,奉节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建立贫困家庭和农村五保失能人员“政府兜底保障、释放劳动能力、助推脱贫攻坚”集中供养模式。集中供养帮扶的对象限定为农村五保失能人员、城市“三无”失能人员、城乡低保和农村建卡贫困户等贫困家庭中的失能人员,由县民政局、县残联—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把关审核,确保把有限的钱用在实处。
经调研测算,政府兜底供养1名失能人员,在当地需要运行经费1500元/月。这笔资金从哪儿来?“主要是整合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慈善捐赠等社会救助资金,不足部分再由财政兜底保障。”永乐失能养护中心院长石宗祥说。
“每集中供养1名失能人员,至少可以释放1名劳动力,按人均每月劳务收入3000元估算,一年增收3万多元。”奉节县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还按1∶7的比例聘请专业管理、医疗护理人员,对供养人员实行专业照顾,科学合理安排住宿、学习和康复训练,指派全科医生每周对失能人员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和常见病处理,让贫困人员过上有尊严和体面的生活。”
余国蓉就是这一利好政策的受益者。自从住进“新家”——永乐失能养护中心,余国蓉父母收回了果园的经营权,300多株脐橙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去年脐橙卖了近3万元。
托养一个人,脱贫一家人。目前,奉节县投资2600万元建了永乐、吐祥、草堂3个养护中心,累计入住545名失能人员,释放810个家庭劳动力,每年增收2400余万元,400多户失能人员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
白帝镇坪上村27岁的侯海洋有智力、肢体多重残疾。侯海洋入住草堂养护中心后,父母便在家种植脐橙,去年获得脐橙收入两万余元,家庭逐渐实现稳定增收。竹园镇百步村的卢元明将智力一级残疾的儿子卢令送进供养中心后,与妻子外出务工,家庭月收入达到6000元,摘掉“贫困帽”指日可待。
自强中重拾信心
“我们希望每个失能人员都能自尊和自强。”石宗祥说,“为了让失能人员有一技之长,中心开办了刺绣、绘画等方面的特长培训。”五马镇竹林村的冉良平两兄弟虽肢体残疾,但已学会做工艺鞋底,找到了糊口的“饭碗”,增强了对生活的信心。
余国蓉搬进了新建的奉节县永乐供养中心,生活从此没了后顾之忧。入住前,她与奉节县红十字会签署了器官捐赠协议,表示愿把眼角膜和心脏捐给有需要的人。她也因此成为奉节最年轻的器官捐赠志愿者。
除了给予心理和生理上的照顾,养护中心还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开展家庭收入状况随访,对每个家庭释放了多少劳动力及现在的收入情况,一一进行记录。一方面实行有序退出,家庭已脱贫发展到有供养能力的,家属将其接回家或转送其他福利机构;另一方面建立再入机制,有效防止失能人员回归家庭后再次返贫。
奉节县供养“失能”,释放“有能”,以小投入换取大收益,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道路。该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把失能供养机构建设纳入当地社会福利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让全县供养床位达到1000余张,最终实现贫困家庭失能人员应养尽养,确保孤残困难家庭如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