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黑色的双肩包,拉开拉链,首先看到的是《重庆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知识问答》,往下翻还有《党政资料汇编》《党支部工作使用方法与规程》《重庆市卫生计生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日志》。这些都是采访对象重庆市卫生计生委扶贫集团第五组牵头单位重医附一院派驻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第一书记田杰进村入户的“标配”。
“因为每次下村回来,骑着车,别人看着我总是背着包,吃饭时也习惯性背着,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被驻村战友和村民封为“背包哥”,谈起“背包哥”称呼的来源,田杰面带微笑,并用双手拉了下双肩包的带子,表达着对战友的感激。
田杰的背包,背着的是第一书记的责任,装满的是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的决心。
2018年1月27日,长春村零下3度左右,路面结着厚厚的一层冰,天上下着很大的“链毛毛”。田杰要去走访1组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屠奎家,了解他们2018年产业发展计划和思路想法。
田杰上身穿着厚厚的黑色防寒服,两只腿上绑着军绿色的摩托车防寒护具,穿着一双沾满泥土的登山鞋。才开始,因为结冰,田杰慢慢骑着车到了敬老院。敬老院到屠奎家那段社公路,约有500米,是泥巴路,上坡,有点陡,摩托车根本上不去,也不能去。田杰只好背着包往贫困户家赶,才跨出第一步,田杰就感觉因为结冰有点溜,要先用鞋去踢冰,踢碎后才能挪动一步。走出大约有50米之后,到了最陡的位置,田杰一不小心就被滑倒了,万幸的是没有受伤。
快到贫困户屠奎家时,因地面坡陡、结冰太滑,上不去,其妻焦永容送来的竹棍,说道“等到,田书记,这里有根竹棍,你拄着走嘛。”这才好不容易到了屠奎家。
背着的书包就像是田杰的兄弟,陪着他在长春村扎根、发芽、成长。
脚上的泥土多了,离村民的心就近了
记者背从包里取出工作日志,随意翻开一页,“5.20,早晨6:00—8:30,到租的地里去干农活,主要是给四季豆除草,给玉米施肥.....”
“你在这租了土地?用来做什么?”面对记者惊讶的提问,田杰告诉记者:2018年2月25日,自己掏钱500元,从任某那里租来一亩地,种下了60斤土豆,套种了糯玉米、四季豆、豇豆、生姜、辣椒、茄子、西瓜、南瓜。主要原因是在驻村走访过程中,发现贫困户任安章对过去的一些事情有怨言,我需要贴近他、了解他、倾听他,进而不失时机地讲道理、宣传政策进行引导,主要目的是密切联系群众,和谐干群关系,在群众中树立共产党干部的良好形象;增加贫困户收入;通过劳动磨练自己的意志。主要办法是从贫困户那里租地并反包劳务给贫困户,购买贫困户的农作物种植;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请教种植技术指导,让贫困户获得劳务收入,以及受尊重感,拥有物质获得感和精神满足感。
事实上,在2017年9月8日的出征仪式上,重医附一院许平书记就殷切寄语“转变角色,刻苦拼搏,为民服务,不忘宗旨”,这句话时刻鞭策田杰牢记使命,履行职责。他在驻村后提出了自己的履职承诺“贴近群众,不忘宗旨;精准扶贫,刻苦拼搏。”这种寄语和承诺已成为他履职尽责的思想指南之一。
“田书记租我们的地,买我们的种子,请我们耕种,不仅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每天还给我们讲一些政策和故事,鼓励我们要有信心。”正在给田杰玉米施肥的贫困户任安章充满感激地说,“他其实是变相地扶持我们。”“他合适得很,像他这样的干部来好多,我们都欢迎。”在一旁锄草的任安章的老婆抢过话说道。
田杰通过租一亩地来种植,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现在,田杰的地里,已经产出了400斤的新土豆,套种的四季豆苗、包谷秧也绿油油的,充满生机,就像贫困户的新生一样。
不但如此,如今长春村从1组到5组,田杰能说出这是谁家的房子,谁家的孩子,谁家的地……村民的赞扬声也是不绝于耳,贫困户任安章直夸他像“第二个雷锋”。
我不是老油条,不是来走过场的
“希望有个好心人,发发散(善)心救救这个小女孩,他(她)也(的)生命为在担心(危在旦夕)!”2017年10月18日,这条出现在“长春村共同富裕群”的信息,引起了田杰的注意。
发信息的是长春村的村民王华胜,信息中还有一张照片,照片中王华胜眉头紧锁,抱着正在哭闹的女儿小梦琪,一脸无助。
原来,今年只有一岁半的陈梦琪,同妈妈和婆婆住在长春村1组,父亲陈国洪长年在新疆建筑工地上做零工,妈妈也患有精神分裂症,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在陈梦琪出生仅4个月时,被确诊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年来治病花去了8万多元,长期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再次陷入困境。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田杰心情异常沉重,随即向重医附一院领导报告了这一情况。当天晚上,重医附一院领导班子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这一家人伸出援手。
10月19日,重医附一院派出一辆救护车,赶往长春村,把琪琪和其他3名村民一道接到医院进行治疗。经过检查,琪琪患有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重度发育不良,并引发既往反复的肺部感染。“有手术指征,先治疗感染,再实施手术。”专家会诊后,给出了治疗方案。
11月23日,琪琪的身体各项指标达到手术要求。该院胸心科主任吴庆琛主刀,对琪琪实施了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手术非常成功。
12月2日,医生告诉陈国洪、王华胜夫妇,孩子可以出院了。
“我不是老油条,来是干事的,觉得责任在那里,就会发自内心去做事情,把事情做好。”
田杰联系重医附一院,组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家到金溪镇义诊,义诊病人达130余人次。“当地居民知道重医附一院的专家教授来义诊,有的从几十公里以外的偏远乡镇,‘组团式’坐车四五十分钟赶过来请求专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