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下乾坤 患者福音
2018-05-08 17:58 来源:重医附二院
——重医附二院呼吸内科首例CT引导下经皮肺恶性肿瘤消融术
  4月25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完成了第一例CT引导下经皮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该技术目前处于重庆市领先。
  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咳嗽,咳痰1个月”入院,于它院行肺穿刺确诊为中晚期肺腺癌。经过基因筛查和仔细沟通,重医附二院呼吸内科为该患者选择了射频消融微创治疗+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评估后于2018年4月25日21:00开始手术,在该科王导新教授指导下,经蒋幼凡教授,刘春漪博士的准备和配合,江德鹏副教授作为主刀医生,于体表定位后将单极射频肿瘤消融电极针准确置入病灶中心部位,然后开始射频消融治疗。整个手术耗时1小时左右,团队适时调整穿刺方向及深度,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生命体征,患者术中未诉任何疼痛。消融完毕行胸部CT扫描观察到明显晕轮征,未见明显气胸和出血等情况,术后三天患者已好转出院。
  CT引导下的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针对中晚期肺癌的微创治疗技术,是在CT设备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穿刺至肿瘤靶心,利用高频率射频电流,高速震荡产热,局部温度达60~120℃,使肿瘤靶心发生不可逆性变性、坏死,从而最大限度的灭活靶区的肿瘤细胞。其优点是:手术耗时短,病人痛苦小。定位精确,局部高温,坏死彻底,灭活理想。同时对其它正常组织损伤小,住院时间短,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该科在王导新主任带领下,长期专注于呼吸介入诊疗技术。其中,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开展例数和诊断成功率均居重庆前列。本次肺恶性肿瘤消融术的开展正是基于大量病例积累的丰富经验,同时也标志着重医附二院在中晚期肺癌微创治疗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