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 来自山城的白衣战士!——写在重庆市援沪医疗队离松之际
2022-05-27 11:19 来源:上海市松江区政府网
  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5月的松江,风很暖,花开得正艳。

    来自山城重庆的援沪医生陈力无暇顾及窗外的风景,他正埋头思考如何调配前一天休舱的同事去支援其他的集中隔离收治点。这一天,原本是陈力到松江一个多月来唯一可休息的一天,但他忙得停不下来。

    5月17日,陈力所在的松江3号集中隔离收治点成为重庆市援沪医疗队首个休舱隔离点。“我们虽然休舱了,但我们援沪医疗队的其他3个点还在运行中,得去支援他们。”陈力的声音略带嘶哑,眼里充满血丝。

    一个多月前的4月14日,陈力与其他1566名同事一起逆行出征,从重庆出发,当晚抵达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攻坚战中的上海,还来不及休整,第二天,首批队员便进入集中隔离收治点开启战“疫”。

    不远千里,逆行而来

    陈力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胸心外科主任医师、国家(重庆)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队长,与正在上初三的孩子和年逾八旬的长辈告别后,陈力从千里之外的重庆出发。“对我个人来说,这次来上海不仅仅是一衣带水的情感,更是弘扬‘西迁精神’回到家乡,为家乡出力。”陈力说。

    60多年前,陈力的祖父母作为当时上海第一医学院的教授随校西迁,组建重庆医学院即现在的重庆医科大学。陈家祖孙三代从医,已是知命之年的陈力有着丰富的救援工作经历,曾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尼泊尔地震国际救援、非洲新冠肺炎疫情援助等多次国内外救援工作。此次援沪抗疫,陈力再一次站了出来。

    “我是一名中共党员,我志愿加入重庆援鄂医疗队,我志愿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绝对服从组织安排,不计酬劳,不计生死,只求参战!”这是重庆市援沪医疗队队员王莉在2020年武汉疫情时提交的“请战书”,这次她又留下刚上幼儿园的大宝和刚满周岁的小宝,跟着大部队踏上了驰援上海的逆行征途。

    “我是党员,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而且有多次抗疫经历,我申请出征上海。”重庆市援沪医疗队员宋晶彦被同事们称为“抗疫先锋”,2020年驰援武汉,2021年奔赴吉林,这次又义无反顾地来到了上海松江。

    重庆市援沪医疗队一队临时党支部书记赵庆华是第45届南丁格尔奖的获得者。“再不冲锋我就要退休了,我要在援沪抗疫一线与青年护士们一起战斗。”59岁的她临行前这样说。

    勠力同心,全力以赴。重庆市援沪医疗队1567名医护人员来自重庆25个区县的66家医院,以感染、呼吸、重症、感控等新冠肺炎救治核心专业医护人员为主,组成一支精锐“部队”远赴上海,沪渝携手共同投身大上海保卫战。

    无所畏惧,全力出战

    “今天仿佛进入了大战前的寂静,队员们抓紧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穿脱防护服,梳理工作流程。大家互帮互助,每一名队员都在为抗疫出力,这是一支无所畏惧、团结友爱的队伍,我们坚决完成任务!”4月15日,重庆市援沪医疗队队员杨鑫在日记里写道。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重庆市援沪医疗队在最短时间内采取“因地制宜,分批投入,压茬推进,有序接替”的方式投入战斗。

    4月17日,松江3号集中隔离收治点开舱,赵庆华与同事们从早上7时开始进入隔离点,她一边铺隔离点的床一边告诉同事们:“在重庆,我们一直践行‘接待热心、诊疗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的‘五心’优质护理标准,现在我们要将‘五心’服务运用到这里,为我们同饮一江水的亲人们做好救治工作。”

    晚上8时,隔离点接到通知:半小时后将有隔离人员进舱。赵庆华组织大家更换衣服,并提醒大家在关爱隔离人员的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赵庆华忙里忙外一直忙到夜里12时,当晚身为总值班的她休息的床由三个大箱子拼凑而成。在赵庆华的带领下,松江3号集中隔离收治点创新实施了动态调整隔离点内区域,组建慢病患者专科护理小组,推行快速康复“五步操”,建立“五心”广播站、“健康加油站”等十大举措。

    在隔离点,加上通勤时间,值班的队员们基本上连续8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换作以前可能口渴得难受,但现在似乎这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看着恢复后离开隔离点的隔离人员,就是我们的巨大动力。”医疗队队员李霞说。除了隔离点,医疗队还肩负着核酸采样的任务。

    5月6日,李霞接到任务支援社区核酸采样,她前往的小区比较老旧,没有电梯,有很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需要医护人员上门采样,李霞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穿着“大白”、戴着防护面罩的她,辗转一栋又一栋楼,不知道连续爬了多少层楼梯,也不知道汗水是几时浸湿衣衫的。在给一名卧床三年的93岁高龄老人做核酸采样时,老人异常配合。“奶奶虽然没有开口说话,但是嘴角上扬的微笑让我觉得很温暖,被需要的感觉真好!”李霞说。

    在松江的一个多月里,重庆市援沪医疗队接管了4个集中隔离收治点,开放床位数8457张;参与3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疗救治工作,共管理床位631张。其中,隔离收治点累计收治隔离人员10451人,累计出舱10278人,转院147人,累计开展心理干预14161人次,累计实施中医药干预107446人次,定点医院累计收治患者536人。核酸采样累计派出医务人员5282人次,累计开展核酸采样366.99万人次。

    爱心永存,来日方长

    重庆市援沪医疗队队员王丽是第一批进入隔离收治点的护士,负责预检分诊。从接收第一名隔离人员时的紧张到之后的驾轻就熟,王丽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工作。有一次,在隔离收治点的家庭护理单元,王丽看到一名9岁的小男孩坐在床上安静地看书。既是临床护士,又是大学护理学院教师的王丽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何在有限的环境里,帮助学生实现“停课不停学”,丰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呢?

    回到驻地后,王丽在与领导沟通后了解到,援沪医疗队在出发前,就已经考虑到隔离收治点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做了充分的物资准备。在同事们的帮忙下,隔离收治点设置了“学习书吧”,摆放着《浪花少年侦探团》《绿野仙踪》《中华上下五千年》《大中华寻宝记》《极限大挑战》等童话科普书籍。“感谢重庆援沪医疗队的小姐姐们帮我做小课堂。”在即将出舱时,小男孩写下了这样一行字。

    4月22日晚,医疗队队员易红美开始一天的轮班工作。交接班后,一名阿姨焦急地来到护士站,对护士们说:“我头很痛,感觉血压很高,睡不着。”易红美赶紧上前为阿姨搬来凳子,她一边安抚阿姨的情绪,一边为阿姨测血压和氧饱和度,结果均显示正常。易红美随后耐心地安慰道:“您的血压是正常的,请您放心。如果有什么需要,我会随时来到您的身边,现在我们就是您的亲人。”道谢后,这名阿姨安心地回到了床位上。第二天,阿姨再次找到易红美说:“你的安慰让我昨晚睡了一个好觉,谢谢你,孩子。”

    “张院长,送给您一束美丽的小雏菊,它代表着我们对您的爱,也代表着您带领大家终将取得抗疫的胜利!”一名即将出舱的隔离人员手捧花束,将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松江3号集中隔离收治点院长张丹。

    张丹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也是重庆市援沪医疗队一队队长。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中,张丹一直奋斗在最前方,从综合协调支持到物资需求保障,从各项制度流程制定到隔离点管理方案落实,张丹带领团队飞速地运转起来,夜以继日地奋战……

    仅在松江3号集中隔离收治点,医疗队队员们就收到了52封感谢信。“感谢来自重庆的白衣天使们,是你们用自己的爱心汇聚成春日最靓丽的风景,带着永不退缩的执着与义无反顾的精神来到上海……今日你们为我们负重前行,他日我们定勇敢担当,接好时代的接力棒!”一名隔离人员在感谢信中写道。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