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教委获悉,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疫情防控组印发了《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开学准备、入学报到、开学后防疫等方面作了规定和要求。在高、中风险地区的师生,暂缓来(返)渝、返校。学校要做好物资准备、应急演练等多方面的准备。
据了解,《指南》要求,各学校要按照“错时、错峰、错层次”总体原则进行开学报到,简化学生注册流程,合理布局分区,避免人群聚集;各学校要动态掌握师生暑假期间健康状况和行踪情况,确保每名师生返校前14天的旅居史、健康史、接触史底数清、情况明。
在高、中风险地区的师生,暂缓来(返)渝、返校,待滞留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再安排返校,并按规定做好健康管理。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疾控部门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不得返校,经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评估同意后方可返校。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暂缓返校,待治愈且经学校同意后方可返校。
学校要严格落实相关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不提倡高校新生和其他高年级学生家长陪同学生来(返)校,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
在疫苗接种方面,8月31日前,要完成15-17岁高中学生疫苗接种;完成12-14岁初中学生第一剂次疫苗接种。9月30日前,完成12-14岁初中学生第二剂次疫苗接种,并组织应接未接学生的查漏补种。高校要引导、提醒大一新生暑假期间尽早在属地接种疫苗。
在防疫物资方面,学校要开展全方位自查,根据学校规模、师生数量,储备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资;对已经储备的物资进行全面盘点,清理过期、临期和损毁物品,及时按需补齐;在合适区域配备水龙头或移动洗手设施,准备肥皂、洗手液等用品。有条件的学校可配备免洗手消毒剂或其他手消毒设施,及时查漏补缺。
学校要统筹利用学生宿舍、教室、校内宾馆、闲置场所,在校内设立“三室一区”(医务室或卫生室、校内隔离观察室、校门口临时观察室),并按要求配备相应防疫用品。
在报到注册时或行课期间,发现发热或相关异常症状,学校应按相应流程处置。学校还要开展应急演练,制定发热病人处置、全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等场景应急演练脚本,开展桌面推演或实景演练,确保出现突发情况能及时有效处置。
开学后,学校要严格落实以校门口体温检测和晨(午、晚)检为核心的传染病症状监测,强化因病缺勤师生的登记、报告、追踪等相关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