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重庆已下发《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到2020年,全市医疗机构将逐步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以建立起医改长效便民机制。
三级甲等医疗机构预约时段将精确到1小时
看病先预约,如今已成为不少人的习惯。林琦就是其中一人,其4岁儿子患有变异性哮喘,需要定期复诊。所以她每次都提前一周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微信公众号上预约呼吸科的号,按照预约的时间,直接到医院就诊就行了。
“按照《方案》,我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将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三甲医院预约时段将精确到1小时。”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重庆还将探索推进全市预约诊疗服务统一“号源池”建设,届时,通过统一的平台就能挂到重庆各家医院的号。
此外,到2020年,全市医联体将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并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还将设立医务社工岗位,协助开展医患沟通和提供诊疗、生活、法务等服务。三级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工,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满足患者相关需求。
医疗机构将建立5项诊疗模式
按照《方案》,重庆各医疗机构将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连续医疗服务、急诊急救服务、日间手术服务、护理药学延伸服务等5项诊疗模式。
所谓多学科诊疗模式,即针对恶性肿瘤、胸痛、创伤、孕产妇危急重症、儿童和新生儿危重症等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针对大医院病床紧张的现状,我市部分三甲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服务。”该负责人说,这一服务还将扩大病种范围,到2020年,病种将达到70种以上,以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区、县域内就诊将实现“一卡通”
按照《方案》要求,到2020年,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我市将实现区、县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同一就诊卡可以在区域内任一医疗机构就诊。同时,探索就诊卡的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此外,我市还将建设市、区县(自治县)两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该中心将依托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和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强的市级、区县级医疗机构,分别建立市、区县(自治县)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