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传统流行重大疾病防治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控,持续实施农村学龄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妇产科、儿科建设以及托幼机构建设,深入开展健康知识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加快完善人员专业化、场所固定化、设施现代化、流程信息化、制度规范化、特色明显化的公共卫生服务阵地,形成区域“15分钟公共卫生服务圈”。
二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区中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甲”医院、武隆福康医院和武隆博爱精神病医院迁建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仙女山、白马山度假区引进较高水平医养结合专业机构,深入开展市、区、乡、村级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联合体试点,大力推行医疗机构预约门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惠民措施,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及时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
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秩序。加大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特别是大病保险的投入力度,抓好各项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从流通、价格、采购、使用、报销等方面入手,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加强管理,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加强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不良记分管理办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四是发挥中医药优势。以区中医院搬迁为契机,加强中医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开展重大慢性疾病中西医临床联合攻关和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不断提高中医药科研和服务水平。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大力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业务,加快乡镇(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中药房达标建设,让更多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价廉物美的中医药服务。
五是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充分用好健康扶贫医疗基金、1000万元扶贫济困医疗基金、3000万元大病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加大对重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力度,着力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深入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坚持分类施策、分类救治,对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大病、慢性病患者纳入重点管理对象,明确治疗和康复责任机构,切实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六是营造绿色健康环境。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抓好问题排查、整改落实,全面加强环保工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深化国家卫生城区创建工作,对标开展自查整改,确保2019年通过国家评审。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卫生创建、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力度,全面改善城乡环境综合质量,有效提高全区人民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