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加法添动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的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构建诊所、医院、商业保险机构深度合作关系,打造医疗联合体,鼓励通过技术支援、人才培养等方式,吸引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并发挥作用。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纳入定点范围,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
二是做减法去阻力。加强“多证合一”改革,将设置批准许可和执业许可两证合一,进一步缩减审批环节,提升服务效率。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不断缩减市场准入清单事项,取消不必要证明材料。
三是做乘法焕活力。允许医务人员多点执业,多机构备案,进一步促进医疗资源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实现优质医师的广泛共享,为社会办医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43名医师多机构执业,其中到社会办医的113名,占79%。增加血液透析中心、体检中心等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类别,进一步拓宽办医渠道,丰富办医层次,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推动发展多业态融合服务,促进医疗与养老融合,建立健全医养合作机制,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签约医疗服务。
四是做除法聚合力。全面落实 “放管服”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网上受理、后台流转、网上审核、网上批准,形成全流程、电子化的行政审批机制,为社会办医打通审批环节的“最后一公里”。将项目审批时限缩减至法定时限的三分之一,极大的提高了审批效率 。去除陈旧思想,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
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社会力量在全区医疗领域的投资总量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区社会办医疗机构有294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31%;社会办医院有21家,占医院总数的40%,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推进了全区医疗领域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