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公众号,手指点一点就能自助预约挂号”“用微信扫一下二维码,在自助机上就能自助缴费”日前,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工作人员简单展示了该医院的智慧医院建设成果。
重医大学城医院医务人员展示移动医生工作站。(重庆市卫健委供图)
“通过智慧医院建设,医院完成了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八大类应用包含70余个系统,130多个子系统的建设。”该工作人员介绍,一个平台指的是医院集成平台,两个中心是临床数据中心和运营数据中心,八大类应用分别是基础HIS、临床医护、临床管理、临床医技、运营管理、移动应用、决策分析、科研教学应用。通过智慧医院的建设,该医院实现了医护一体化、门诊住院一体化、临床医技一体化、移动固定一体化、院内院外一体化,全面提升了医院服务水平和患者就医体验。据悉,去年,该院获重庆市“智慧医院”称号。
同时,医院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原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围绕便民惠民、医疗、护理、医技、管理、后勤、保障、科研及教学等方面进行智能化信息改造,也切实提升了医院的智能化水平,对医疗质量、患者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逐步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目标,并获得了重庆市2018年度“智慧医院”称号。
据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的智慧医院建设只是重庆智慧医院建设的一个缩影。2018年5月,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启动“智慧医院”示范建设活动,在10家医院中试点建设智慧医院,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智能化,加快实施智慧医疗优先行动。
三峡中心医院静配中心。(重庆市卫健委供图)
截至目前,重庆智慧医院建设成果逐渐凸显,今年将建成15家智慧医院。全市80%的二级以上医院,均已开通预约诊疗服务,市级医院实现了门诊免费公共无线网络全覆盖。
除了医院在智慧病区、智慧门诊、创新技术应用、综合应急管理方面的创新之举。12320信息服务还给市民提供了全市主要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市级号源池平台预留了20%的专属号供家庭医生使用,话务平台开展面向群众的健康服务。同时,通过“智慧120”电子地图对救护车的实时监控、动态调度、智能导航,现场录音、视频数据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实现区域合作、统一调度的“智慧急救”。
为最大程度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今年还推行了电子健康卡建设,在部分试点地区和医院前期完成了健康卡试点改造,解决长期以来各家医院“一院一卡 重复发卡 互不通用”堵点问题。“健康卡将逐步与预防接种证、献血证、医保卡等整合,成为我市卫生领域的通行证。”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健康卡内还将统一收集、规范管理群众从出生到死亡全生命周期的卫生服务记录。
该负责人表示,虽然近几年全市在智慧平台、智慧医院和智慧应用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平台上的汇聚的数据依旧不够充分,医院的智慧化程度也还有待提升,大数据的开发和挖掘工作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会加快智慧医疗的建设步伐,使群众在生命的全周期、全过程中更好地得到智慧医疗的体验与收获。”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