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本医疗保障 提升百姓获得感
2019-12-27 16:39 来源:健康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当成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到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5年多来,重庆卫生健康系统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建立基本医疗“七道保障线”,精准实施“三个一批”,因病致贫返贫减少14.84万户、减少了85%。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为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围绕“4个确保”,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努力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减少因病致贫返贫。

 

完善服务体系 确保“看得上病”

习近平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贫困地区医疗设施薄弱,既导致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得不到及时救治,也导致异地就医,增加交通、食宿等其他支出。确保“看得上病”,我们坚持精准施策,全面提速基层基础建设。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深化“美丽医院”建设,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服务能力。村卫生室实施“三个一批”建设:改建一批,实现面积达标、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共建一批,对人口少、面积小的行政村,通过邻村共建,设置村卫生室;搬迁一批,对设在自住房或租赁房的村卫生室,搬迁到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在今年年底前,所有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紧密型医共体,扩大医通、人通、财通“三通”试点,构建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为支撑、村级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确保县域内就诊率达90%。完善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基本信息。建立“一人一策”工作台账,针对大病患者,完善大病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和质控指标,提高贫困患者治愈率,今年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增加到30种,到2020年,覆盖贫困人口主要大病病种。针对慢病患者,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实现应签尽签。针对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等其他疾病患者,提供“点对点”上门服务,落实“一对一”帮扶,确保得到及时救治。

 

提升服务能力 确保“看得好病”

习近平强调,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确保“看得好病”,就要全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县级,我们加强学科建设,补齐麻醉、精神、儿科等短板,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乡级,我们推行“县聘县管乡用”,开展卫生人员轮训,到2020年,所有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在村级,我们推行“乡聘村用”,实行卫生院派驻、定期巡诊等,确保今年实现村村都有合格村医。

我们还以三甲医院为龙头、区县综合医院为节点、乡镇卫生院为支点,加强了远程诊疗服务,力争今年实现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远程读片、远程心电、远程会诊全覆盖。同时,我们继续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加强“组团式”帮扶和“一对一”帮扶,深化“鲁渝协作”,抓好“集团扶贫”,集中优势资源,打好帮扶“组合拳”。

 

统筹医保政策 确保“看得起病”

习近平指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这个兜底作用很关键。脱贫攻坚明年就要收官,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重点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保基本、兜底线是健康扶贫的基本原则,既要坚持全面覆盖、一户不漏,也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避免吊高胃口、难以为继。确保“看得起病”,我们突出三个坚持,强化政策保障。坚持全面覆盖,积极配合医保、民政、残联等部门,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缴费资助政策,做到“一户不漏”;扩大“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院范围,完善“一站式结算”平台综合功能,实现贫困人口身份信息自动识别,报销金额自动核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坚持标准不变,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确定保障水平,既不拔高、也不降低,贫困人口住院合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门诊合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20%以内;医保目录外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不超过10%。坚持公平普惠,探索贫困边缘人口支持政策,避免引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的“悬崖效应”。

 

强化健康促进 确保“少生病”

习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根治因病致贫返贫,必须强化健康理念,提升健康素养,营造健康环境,让贫困群众少生病、不得病。确保“少生病”,我们坚持抓好三个方面,筑牢疾病防控屏障。抓好健康教育,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继续开展健康教育“五进”等主题活动;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提升健康教育覆盖面,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争取到2020年,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水源地标准化管理,强化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全年改建农村户厕37.5万、农村公厕1000座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8%以上,贫困区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3%。抓好疾病防控,落实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健全疾病监测网络,扩大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监测覆盖面;全面实施地方病专项防治三年攻坚行动,优先为贫困患者实施结核病防治“集中服药”项目。

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导航